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家的养殖史(二)

(2012-01-04 11:26:40)
标签:

杂谈

在长安医院,母亲又开始计划养猪。和秋坪医院不同,这里后院有一个水泥砌的完好的猪圈。母亲也不再为单位做饭,有了闲暇。

发愁的是,这里不像在筲箕凹老家,有蕨叶和包谷壳叶可以垫圈。母亲想到了锯末。我们一家人推了一辆医院的小推车,放上两条蛇皮袋,去石牛河岸边的锯木厂。锯末堆成了山,面上新的黄黄亮亮的,以下颜色依次加深,底部受了潮现出暗红色。有些锯末落进了河里,随水打走了。也许是因为这么大量锯末的隔音效果,我忘掉了从电动的盘锯上发出来的尖锐噪音。锯末堆在这里实际上是不好处理的,父亲和老板说了声,我们就装满了那几条蛇皮袋。我们挑的是最近的锯末搀上一些稍旧的,这样可以垫实些,不至于都粘在猪身上。

在长安医院的养猪,印象最深的是这开头的铺垫。大约水泥的猪圈虽然牢固,却少了些兴味,猪也是良种,胚子大,不太亲人,我再没有恢复早年的兴致。另外是放假回家,看过母亲到后山上打猪草。医院后面有一道围墙,但不知何时完全倒掉了,竟然没有什么痕迹,穿过去就到了坡上。这里都是别人家的田地,母亲只能跟人说过后,在田边沟底多少扯一些草和藤。我不再参与这活动,只是做一个伴。有时望着后山,想到山坡那边是什么。

后院还有一个鸡窝,也是水泥的,这个鸡窝别致的是开口在围墙内,前面有个鸡笼,窝却是向外凸出去的,充分利用空间。母亲逮了几只良种小鸡笼养,那几年也盛行良种鸡,叫意大利肉鸡,小鸡的样子就和土鸡不太一样,长起来快得很。母亲用乡下的方法搭配青草粮食和石子喂养,半年时间,那一笼鸡最大的长得有十几斤重,小的也有五六斤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鸡,很多人来看,有人要买,母亲想留着自家吃和下蛋。肉鸡蛋据说也要比土鸡蛋大。

 

没想到那个鸡窝成了隐患。交秋晚上风雨大作,雷打了半夜。早上母亲起来喂鸡,笼里悄静无声,鸡窝通通大亮,有人从墙外边敲破了水泥盖子,把一笼鸡通通逮走了,一只也没剩下。看来人家是打探了地形,预谋了很久,选了这个风雨的夜晚,鸡窝又离得远,家里人都未惊觉。母亲气得咒的力气都没有了。

人生地不熟,不好去访查。私下里也打听,没有什么结果,别人都说可能是过路人,毕竟在大路边上。母亲总不相信。

养鸡的事情自然是从筲箕凹起头的。但是鸡这种东西没什么好写,算不上牲口,而且脑容量小,生性愚蠢,却又奸猾,喜欢偷食,一边斜着眼睛看人,略有动静便落荒逃窜,片刻又卷土重来。菜园的篱笆若有一丝缝隙,菜秧难免扫荡无存。院子里散种的四季豆苗,就算扎严了竹棍,也会遭到鸡的尖嘴伸入啄食。又喜随地便溺,偷到那拉到哪。

公鸡好斗狭隘,有两只则不能相容。平时忙于随时按袭击母鸡交配,母鸡总是一副被动之状,交配持久性却又极差,乡下人称为“点水”,和蜻蜓在水面一点的时间差不多。从母鸡背上下来,一副威武之状。碰见小孩子扑打母鸡,还偶尔做出保护的样子,一经扬手抬脚威吓,却又落荒而逃。晚上在鸡笼里,遇到黄鼠狼来袭扰,或者生魂来捉,全无白天的威风,只是和众母鸡一样瑟缩认命。因为乡下人虽养鸡,却嫌鸡,不像对于其他动物。平时不经意惹来的一股闷气,也大都发泄在鸡身上,拿一根杆子,撵得鸡四处飞跳。只有小鸡出壳时算是可爱,此时就显出猫的可恶来。但好景不长,一旦开始伸头撑翅,圆乎乎的小鸡立刻变得丑陋不堪,就像人的半大小子。虽然鸡窝里的蛋惹人爱,大都是拿去换油盐,童年的我也没吃上几只。因此就在这里补上一笔吧。

还要补上的一笔是,过年在长安医院杀过一只鸡,割了喉扔到盆里,拿开水撩的时候,竟猝然还魂,奋然而起,疾步奔入一条下水道,钻入极深的地方,坐以待毙,喉管还发出阵阵低沉的哀吟,似自我悲悼,完全不管我们在外边一个下午的轰赶戳弄。这算是鸡中最悲壮的一位,又让人想起早年的一位猪坚强。

这条过年猪按倒在案板上被捅了喉咙放了血之后,一阵抽搐,看似老实了,谁知四围人一放手,竟狂奔而起,径直奔往山上,沿途低下鲜血,一直到板栗树包后面的山头,在山头上倒毙,似有豢养之恩绝,魂归荒野的意思。一干人不得不像收拾火枪打死的野猪那样,从坡上把三百多斤的肉搬回来,大冬天出了一身透汗,一顿泡汤肉吃得费力不小。

母亲的养殖事业是在长安医院终结的。硬要牵扯的话,医院里还有一口池塘,下雨存的水,颜色幽幽的,底下有一群鱼,大多是红颜色的鲤鱼。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反正是我们来了之后,偶尔也拿碎馍喂喂,算是乐事一桩。到了过年,也捉上来吃,因此这也算做养殖的一种吧。我的感觉是,在那样深的从来不换的水里面,这群鱼不知道养了多少年了,不知来由,似乎也没有捉上来吃过,是父亲开了这个头。却也没有吃坏人。母亲没有怎么尝那条鱼,她是家里吃肉最少品种最单一的。就像办大席的厨师自己没有胃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为母亲的祈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