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雁原无峰

(2010-08-31 14:52:59)
标签:

杂谈

 

 

回雁原无峰

筲箕凹

2004年一个暑热的中午,我从衡阳市人民医院离开,带着一种说不清的复杂心情。在重症监护室,我看见了浑身包裹失去知觉的邹传云,这位负责整顿残摩非法运营的副区长,被残疾人罗贤汉以汽油点燃,同归于尽。

一年之前的记忆还留在心头。因为一场大火使19名消防战士遇难,我曾与各路同行一样来到这个城市。当时天气也是出奇地热,殡仪馆外升起又落到身上的油烟,使我在很长时间内胸口发堵。

在医院大门抬头,看见对面一处假山上“回雁峰”几个大字,使我有不可思议的意外。

来此之前隐约有过想象,那些从一个神话的繁盛年代开头的大雁回返的诗句,塑造的是一座孤峭的山峰连带的清旷城市。这种想象被人间火灾的废墟和琐屑的悲剧完全压没,眼下却以蹊跷的方式被提出。我带着怀疑走近假山所在的小土坡,心里并不认为这里就是回雁峰,一定是有一座我尚未看见的不寻常的山峰,这里不过是个指示,这座山峰也不会处在城中,应该是它作为屏障连带着整个城市。那些流传的诗句是特别却可靠的证据。

但景区标牌说明,这里就是回雁峰。不可思议的事情正是事实,从少年开始由无数诗句托举的想象,被着实地摁在眼前这座小土坡上。倒是假山形制较为符合想象,瘦削得过份的山峰绕着一群水泥大雁,山体上尚有一二处莓苔。根据介绍,这里海拔96。8米。

事后我才明白,“南岳七十二峰之首”指的不是高度,而是地理,是从这里起头的意思,类似镇江北固山,苏州虎丘之胜。但就想象与现实的落差来说,两者仍不可比拟。

这使我怀疑那些诗句描写的“回雁”并非事实,宋之问流放途中写的诗已经说是“传闻至此回”。听信传闻是一种心情,宋之问也许是始作俑者。他题诗的地点,明明说了是在“大庾岭北驿”,大雁回归的传闻更可能是征对地理上区分南北的大庾岭,而非眼前的小土坡。

比起大雁的习性和回雁峰的附会,更真实的是流放或贬谪的心情。南北朝以前,岭南还不是真实意义上的中国文明区域。隋唐统一,遥远的岭南的成了处分失势官员的一个理想去处,这个传统唐宋相沿,宋之问、韩愈、柳宗元、苏东坡都曾走上这条流放之路。南方的瘴雾和遥远的距离,孕育了他们忧郁温柔的乡愁。

度越南岭之际,以大雁这种温柔的候鸟自托,自伤流放之远胜似大雁迁徙,成为易于动人的抒情。北向而流的湘水和它的古老传说,更丰富了行人的想象,产生平沙落雁这样更美好的词汇以及钱起、罗邺等人幽微深沉的诗句。

随着经济开化,温柔的乡愁和南方的瘴雾一起渐渐散去,苏东坡已能以“日啖荔枝三百颗”而自得其乐。今天除了“香港脚”,南方已没有什么让人忧愁的理由。

但在2004年夏天衡阳人民医院外面,一种无法说明的抑郁盘桓在我心头。依靠呼吸机续命的副区长和已经死去的残疾人罗贤汉,两人原本互不相干的身影纠结,和一年前火灾的废墟叠压在一起。

上午我在罗贤汉的住处,看出阴湿地上青色的莓苔,铺满旧报纸的室内有虚幻的光线。似乎人还没离开多久,自然已经无声地接管了这里。邹传云的办公室外,地上有未全擦去的陈旧血迹。因为要给病人用最好的药,家属正在找政府理论。宣传部的一位女性受命跟随我,恳切希望我笔下留情。

上次那次火灾的奔波中,我甚至没有注意到城中弯曲而过的江,只是从一个区域的大楼到另一处大楼。眼下在回雁峰四望,看到四面高于此处的楼房,已经没有可供眺望与迁徙的天空。邹传云终究在十天以后死去。这个在唐代的梦想中来过了无数次的地方,没有剩余乡愁和诗句,只是无可言说的抑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