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钟被拨过了
我和哥哥一起上楼的,但他和往常一样,刚站了会就说有个啥事下去了,好像这就显出他大。我一个人还呆在那一大堆东西中间,有很多用过的装注射药水的纸盒子,正方形的大盒子和长方形的小盒子,还有菌棒,这是医院种了一年香菇余下的。有一段时间,我不相信这带着眼的棒槌样的东西能长出香菇来。哥哥就让我看那眼里的菌丝,菌丝虽然早就干了,倒是真的有。哥哥说这菌丝受潮了就能长出香菇。可见这个楼上很干,楼板是木头的,尽管蒙了一层灰已经让人想不起来了。</P>
<P>哥哥下去的原因是夏飞俊和腾娃子兄弟不在,他们的门是开着的,地上一团乱字纸。他们的床上什么也没有,床前是落灰的楼板,看去比我们那个阁楼厚实点。我们的楼板中间有点凹下去,像一层皮隔不住下面医办室的音,他们说话的声音比我在楼下听见的还大,我经常怀疑一脚踩下去会塌,那样我们和屋里的床和箱子会跟着一层楼板一起掉下去,落在医办室医生的头和他们的茶杯上,他们竟然从来不在意这一点。这个楼上还有其它三个门,但是门都锁着,人搬走了。健娃子和腾娃子又是这样的开着门,似乎他们也要搬下去了。这个楼上就只是堆着一些东西了,和院子没有关系。</P>
<P>有一件东西是和院子有关系的,就是窗户外面的钟。</P>
<P>这个钟挂在窗户外面的墙上,面朝四合院。它是一个白色的、圆盘样的钟,有灰色的时针和分针。它是这个院子的报时钟,每到整点就响,几点响几声。</P>
<P>这是我的想法。实际上我到这个医院之后,它从来就没有响过。后来我还看出来它也不走了,一直停在八点半。这可能是它自己的一个时间,但是不知道它的年代。</P>
<P>八点半。这是我们学校里上第三节课的时间,却不是医院里上班的时间。他们上班是在八点钟。</P>
<P>这个时间有些不对头。第三节课几乎总是数学课,我不喜欢那个脑袋又红又亮却只剩了几根头发的“冉秃子”的课,他几乎总是在黑板上演算参考题,常常到了我们几个尖子生都得出答案的时候,他就演算不下去了。“嗯”,他扣着他的秃脑袋。我和陈晓军已经在下面说出了答案,但他不相信,“好像不是的,”他说,“等一会”。于是他出了教室,回了他那不近的阁楼,我们在这边听到他沉重地登上楼梯。过了一会他下来了,很有自信的样子,说“是这样的”,于是继续开始演算,方法正是刚才我和陈晓军说的。可是有时也会再度卡壳,只好再回去一道。我们从来没有人登上过他的阁楼,但都明白他回阁楼是去看教参,可是我们倒没有想到他应该把教参带到教室来。</P>
<P>我喜欢的是七点半的第一节课,史老师上的英语课。但是我对钟表上的时间无能为力,它挂在我够不着的墙上。</P>
<P>我到这个楼上来的时候很少想起这口钟。因为它在窗子外面,和这楼里的一切属于两个地方。</P>
<P>今天我也也没想到这面钟,我想到的是窗子。我在那一堆东西上翻来踢去,找不到什么好东西,没有看过的X光片,听诊器的塑料带着一截金属管子,我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兴趣。我不想跟着哥哥到别处去的原因也许只是,我想在这里一个人呆一会。也许我只是想到腾娃子他们也要搬下楼了。也许什么都不为。我往窗子跟前走了一点,试着一直走到窗子跟前。以往我没有从窗子里往外望过,那样似乎眼睛有些费力。反衬着窗口里院子的白,窗台下很黑,黑地里全是散的菌棒,踩着一滚一滚的。</P>
<P>我两手搁在窗台上往院子里望去。我的心刚才有点跳,现在又有点抑制。这么看下去,院子中央的花坛像是不太真实。长得比人高的指甲花的颜色变得有点白扑扑的,就像人的头发在太阳底下变白了。院子中间没有人,那一头的走廊下有个人穿着白大褂走过去。医生和护士一人都有两件换着穿的白大褂,男医生们穿着白大褂有时看上去很神气,有时候却有点像女人,尤其是白大褂穿旧了,里面衣服多的时候。</P>
<P> 我把目光收回来的时候,看见了下面那口钟,它就在窗口下面一点儿的地方。我伸伸手就能够到。</P>
<P> </P>
<P> </P>
<P>那个夏天,我们各人种的花长成了。</P>
<P>我们的花盆原来放在朝南的一排屋后脚,和菜园隔着一条路。后来花慢慢长高了,我们就移到院子里,大人们不让我们占据大花坛,我和哥哥的花盆的位置是在最后一间病房和厨房之间的院坝角上。老实说这里有点脏,和病房挨得近总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后来应该还是搁到了大花坛上。大花坛是那个春天医院的盛事,我怀疑这件大事是由我们几个持续地到区公所偷花种引起的。</P>
<P>我们一般是晚上去,一直到很晚,区公所的大门都是不关的。门洞里很黑暗,叫人心里有点忐忑,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了。</P>
<P>前院有些门窗有灯,那些灯像是离我们很遥远。前院也有两个大花坛,地上也种着一些花,可是后院是更主要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后院起了坎上坎下三层的花坛,有小学的操场那样长。也不知从哪里来的那么多种类,有的名字听起来就很不寻常。这些花都在黑暗里,暗中结了沉甸甸的花籽。有的花籽很大,像掏了木炭的手指头。有的需要挖花根,这个就特别危险了,一般是健娃子和哥哥他们才能干的。总是提防着有个人忽然站出来喝一声“在干啥子”,那样就全完了。虽然白天这里面的人和我们家大人其实很熟,到了晚上却变成了根本不同的人。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P>
<P>在哥哥他们看来,这种事也许不那么可怕,他们的兴趣似乎总是放在那些需要挖根的芍药和海棠之类大花上。我对这些木本的大花不太感兴趣,情愿去摘一些更繁密的小花的籽,比如太阳花。我的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圆的扁的花籽,一粒粒都是沉甸甸的。</P>
<P>那天哥哥他们在靠坎子转角挖一根不知道是什么大花。他们的兴趣总在这里,这里的坎子高,每一株花木很大,又稀。临近的一间屋子里,曾放过镇上头一次电视,那间房子又窄又深,从电视机前到门口都挤满了,我和几个伙伴像壁虎一样附在两边门框上。从这里看进去,电视机似乎放在一块幕布前面,后面什么也没有,电视机里面也是一块幕布,幕布前一个唱戏打扮的人在唱,开始是女人,似乎换过一个男人,他们唱的我听不出变化,一直是一种单调凄凉的调子。有一会忽然没了,变成雪花。这雪花似乎是刚才唱的结果。区公所有个人去旋了一下屏幕旁边的一个钮,嘣的一声又旋回来,画面一扯出来了原来的样子,还是那个人在唱。这使我很闷,又有些奇怪,电视就是这样的。大人们却不为所动,还是那样听着。不管怎样,电视里的人还是把一种难以忘却的压抑留在了我的心里,使我站在这边坎子上就感到不舒服,我远远地离着他们在后院长长的两级花坛上寻花籽,掉下来的花籽要比还结在花蕊里的好些。刘雁也根过来了,她悄声问我十样锦的花籽是不是就是她手里的,我看了一下只是点了个头。我有点不自在。春天种太阳花和麻杆花的时候,她的铁盆就搁在我的旁边,我们的都冒出了圆溜溜的跟黄豆一样的两瓣,她的只有小蚂蚁那样的杂草的荚。我觉得挨着她的盆没有面子,似乎是按顺序来的,除了她就是我,连夏飞腾都排在我前面。她姐姐刘霞不种花,只有她种,跟夏家两兄弟和我们两兄弟的挤在一溜。她一个人打死也不敢来偷花籽,只有跟着我们,可是我们又不带她,她就弄不到好的花籽。今天没叫她,她不知怎么跟到的。</P>
<P>果然忽地传来一声喝叱,坎下一扇又窄又高的门透出了灯光。哥哥他们那边还没动静,我心里一乍,就往后边溜了,刘雁不知怎么办的,我趁黑跑到食堂边上的一扇窗子下,前面有一丛包谷花。这排屋子是区公所最靠后一排,一点光线都没有。</P>
<P> 不知蹲了好一会,忽然却听见身后窗户里有人说话,头一下我的头发差点竖起来。</P>
<P> 一个声音说:“他们牵牛走的时候牛在害病,晓得病成哪门样子了。”</P>
<P>另一个声音说:“再不叫回去,洋芋二遍草都没得人薅。”</P>
<P>这是两个人,他们是在我背后屋子里打地铺,睡不着所以聊几句,声音很低。我忽然明白这是白天看见在院里砸煤炭的两个八道的人。原来这里是关派出所拘留的人的。</P>
<P>拘留的人白天一般就在院子里砸煤炭,所以区公所的煤炭总是好大一堆,烧也烧不完。晚上就关起来,一直以为派出所另外有关人的地方,原来就在这里。</P>
<P>“他们把我的牛牵走了,还要叫我砸半个月煤炭。你说这比交租子还过恶。”</P>
<P>“哪个叫你舍不得牛,要去搡人家,派出所的那是好搡的。”</P>
<P>“我养了七八年了,硬是舍不得。每年开春耕地东家请,西家也要请。我们沟里三个生产队,就剩我那一条牛了。”牛的主人带点回忆的说。</P>
<P>“你总算是再砸七天就圆满了,我还知不道哪天能出去,叫我交两千块罚款,房子拆了也卖不出来阿。说起来羞人,打天九都是打的五毛钱一张。上桌的人身上搜出来总共不到五十块钱。”</P>
<P>我大致明白了,两个人一个是欠了村上的款,一个是赌钱。这种事今年子多得很,院子里砸煤炭的人也络绎没断过。有的人剃了光头,不知道这两人剃了没有。不知为什么,我想到了家里第一年喂猪,喂的是任务猪,眼看猪长肥了,妈妈托三舅把猪背到村上去了。我看着三舅的背影,第一次有了心里空空的感觉,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被带走了。</P>
<P>院子里没有什么动静了。哥哥他们和刘雁不知去向。有一股有点涩的花香的味道,很多种花揉在一起的味道是这样的。我要离开这里,可我还是有点担心,不敢从中间的门洞出去。我往侧边先走了一段,打算从小路溜到前院。</P>
<P>这段小路挨着围墙,隔壁是粮管所。路旁有几从很高的芭蕉,投下了一大团阴影。我在阴影里又站了一下,有点寂寞。</P>
<P>也许我是在等什么。我听到一阵脚步在墙外边朝这头走来,一直走到快抵墙的地方。</P>
<P>脚步声消失了,却有另外一种细微的声响,有点像水流。我想,她在刷牙。她不愿意把牙膏的痕迹落在屋门前,总要走过来一些。</P>
<P>似乎从来听不到另外的脚步声。只有她自己。虽然据说她是结了婚的。</P>
<P>墙上本来是有一扇门,有一次我还见到这扇门开过,似乎是为了挑粪浇花。粮管所有鱼塘,却没有这么多的花。这可能就是那扇门的作用,其它的时候总是闭着。现在门上应该缠满了牵牛花和别的藤子,要开也开不了了。</P>
<P>我等到脚步声回去了,才离开了这里。前院有灯光的窗户只剩下一扇了,门一扇都不剩了。我有点提着心走出大门洞,这个大门洞里一定发生过一些事情,要不我每回进出时背上总凉飕飕的。哥哥肯定是淡淡地问我一句,我也淡淡地回答他一句。</P>
<P> </P>
<P> </P>
<P>我们的英语老师是新从师范分配来的,和这里的老师不一样。</P>
<P>她们住的地方就不一样,在新起的教学楼上。两个女老师,住的其实是一间大教室,用帘子或者是床单隔出了几间。那些床单的方块格子都很大。窗玻璃上糊着一种有点铁灰色的半透明的纸,里面可以采光,外面看进去暗乎乎的啥也不见,这似乎是和“刻钢板”有关的一种蜡纸,在交钱领取复习资料和测验题的时候,经常听到老师说这个词。这是蔡建华他们几个人说的,我从走廊里过的时候,从来不敢把头凑上去瞧一眼。</P>
<P>我不是英语科代表,没有机会抱着作业本走进那间屋,英语科代表自然是女生。我的英语学得不坏,可是她来的时候不知道这一点,因为我的音标不好。</P>
<P>第一节课,上课铃响了,她走进来,大家齐声用英语喊:“早上好,老师!”我知道蔡建华他们喊的根本不是“GOOD MORNING TEACHER”,他们其实是在喊“狗头摸你XX”,我们这里这两个字的发音和TEACHER相近。只要是女老师上英语课,他们就这么喊,我也跟着他们喊过。可是这次我不想喊。她还真听出来了,上课之前先说“你们的发音不太标准阿,是GOOD MORNING TEACHER,跟到老师念两句吧”,她就教我们念,一再说明是“T”不是“Q”,还做着口型示范了两道怎么分别从舌头上面和舌头两边送气,我也在下面跟着学。我知道他们这会不敢再那样念,他们在装模作样的跟她学,可明天一早他们还是会浑水摸鱼。那天她提我们起来练习一个句式,前面说的是一件事或者一个知识,比如“YOUR PASENT ALL LOVE YOU DEEPLY”,后面总是连着一句反问:“DON’T YOU KNOW?”被点起来的人要回答:“YES,IKNOW”,或者“NO,I DON’T KNOW”。我被点起来之后,她说我发言不标准,要有鼻音,还特意“嗯”着鼻子教我念了两遍,才叫我坐下了。她的声音听起来很轻很柔和,可是我的耳朵发烧了。我的同学们发这个音没问题,因为他们是低山的,我是在高山长大的,那里发音分不开“兰”和“南”。为这平时我就被蔡建华他们笑过。</P>
<P>那以后她就不常点我起来回答问题,在别的课上,这可是我的专利。可是我并不和蔡建华他们一起喊“狗头摸你XX”,或者是在叫“TEACHER SHI”的时候在心里叫“屎”,她姓的是“史”,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姓,和红楼梦里史湘云一个姓。我很想找个机会到那个屋子里看看。那天不知道是怎么一件事,也许是英语作文竞赛,因为我是学习委员,竟然需要我和英语科代表一起到她的房间里去报告了。</P>
<P>门办开着。我们进门的时候,她和一个教动物学的女老师都蹲在地上在做什么,地上有几个大小塑料盆子,红的绿的都有,盆里大概是衣服。她看见我们进去就站了起来,把盆挪了一下,让我们坐。我没想到在这里见到她会是这样随和,和课堂上的完全不一样。我们都没坐下,其实我都没开口,只是英语代表在汇报,我看着那些隔开了房间的床单,它们的格子显得很大,质地很柔软,又有一种明亮感。一条绳子上晾着一些小衣服,有一种的形状对我来说是有些奇怪的,这就是他们绘声绘色说的内衣了,我忽然感到很不好意思,低下头,课代表已经说完了。她看着我,我也就说了两句。我看见了她脚边的盆,盆里也是一些小衣服,绳子上的可能是那个动物学女老师的。我的脸忽然更热了,天哪,也许她竟然意识到了,忽然把那个盆往后面挪了一点。</P>
<P>她穿着裙子。我们进去时,她的小腿从袜子快到膝盖露了一部分在外面,看着又白皙又细致。她站起来的时候,裙子垂下去,显得很端庄,她一下子变得比我们长很多,高很多。可能因为这个,我们跟她报告的时候,她一开始并没有站起来。她要我们坐的是两个塑料凳子,颜色像她手边的塑料盆一样明亮可爱。屋里还有一种说不出的脂粉香气,我觉得是来自床单和洗衣粉。这跟他们说的其实完全不一样,没有一点他们鬼鬼祟祟描绘的意思,这些气味连同绳子上的内衣和她的裙子小腿留在了我的记忆里,还有她最后说的两句普通话,平时她很少说普通话,她说在课堂上大家应该尽量说英语,那天我发现她说普通话和英语一样好听,这里没有人说得有她好听。她这两句话是专对我说的,她说,其实你的英语很好。作文写得很好。</P>
<P>那一下我心里开的花,比区公所里花坛上所有的都多。我想把蔡建华他们的勾当告诉她,可是怕她难过,就使劲压下了自己的冲动。</P>
<P> </P>
<P>那天我看着尽在咫尺的钟,它的表盘显得白乎乎的,两个指针原来是浅黑色的,在下面看成灰色,可能是玻璃上灰尘的原因。我伸出手指想触一下它的玻璃,这让我吓了一跳:我一下子就够到了指针,原来这钟是没有玻璃的。</P>
<P>我的手指头上沾了一点时针上的灰,时针上灰已经落了很厚了。我看着这个指头,忽然间起了一个念头,既然这样,我能不能把钟拿上来,把时针拨快一小时。我不喜欢八点半这个时间,不喜欢数学课,也不喜欢医生拖拖拉拉拿着盆子或者昨晚喝剩下的热水瓶里的水洒地扫灰,到八点半才总算坐到各自擦干净了的桌子后面。从钟停的那个时候,他们的作息也像停在那个时候了。尽管这样,他们却做出对这个钟熟视无睹的样子。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我一伸手指就能够到时针。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把钟拨快了。我只是要冒一小点危险,不叫它掉下去。这个念头一起,我虽然心跳得厉害,这似乎是一件夏飞俊或者哥哥他们才会干的事,却再也止不住伸手的念头。我就那样伸手出去,够到了挂在一根粗洋铁钉上的钟。洋铁钉和钟的搭扣一样生锈了,他们一直这样把钟挂着,到最后它肯定会掉下去。我一只手捏住钟的下缘,防止它掉下去,这样做我只需要伸出一点身子去,除了院子那头的人,下面的人根本注意不到我,而院子那头没有人,廊柱之间还晒着几床铺盖,把中药和西药病房的视线完全遮住了。我的手上感到了很厚的铁锈,看来除了白色的表盘,它的其它部分都生锈了。我不能捏得太紧,防止铁锈掉下去,落到正好路过的哪个人头发上或者脸上。我有点担心我的左手拨不动指针,它可能也锈住了,正是它不能再走的原因。结果我轻轻一拨它就动了。我小心地按照刻度,把它拨到我想要七点半那个位置,开始拨过了一点,又往回拨一点。从我这里看下去,刚刚好。我拨时针的时候,分针并没有动,它依旧停在指示半小时的那个地方,这样正好。这个过程中我一定屏住了呼吸,因为我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当我的身子抬起回到窗内,却听到有人上楼梯,咚咚的很响,原来是夏飞腾上来了。</P>
<P>“你在这做么子?”他很有兴趣的问我,眼睛一闪一闪的。</P>
<P>我只是淡淡回答了他一句“在玩”。我回答他就跟哥哥回答我一样。我看得出来他想喊我到他们的屋里去玩。虽然先前这是我很想做的事,现在却不想答应他,说了那句话之后就下楼了。我知道他一个人在楼上肯定有点难过,就像先前哥哥走掉了一样。虽然如此,事情也只能这样。我捏着自己两只手上的锈,只想到水塔下边去洗。铁锈不容易洗掉,像是沾了油腻。难道说铁锈里面本来是有油的。有一会我忘掉了那口钟。但是当我回来走到自家门口,抬头看到了那口钟,上面的时间已经变成被我拨过的七点半英语课的时间,再也不是八点半了。我的心里一阵欣喜,仿佛看到了史老师穿裙子的身影。在这个小镇上,穿裙子的女的不多,史老师是一个。</P>
<P> </P>
<P>我不太敢总是望那口钟了。以前我一端碗就盯着它,想它为什么不走了,现在却不敢多望它。我怕自己望多了,时针拨快了的秘密就会暴露,会成为医院里的一件大事。医生们现在还是那样慢吞吞地扫地,洒水和上班,慢条斯理地喝茶,一点都不知道他们的时间受到了影响,他们终究不能再这样悠闲了。叫他们现在发现这一点是不行的。</P>
<P>我最怕看出我心事的是母亲,她尽管好像不怎么管我,我那些不好的心思她却好像一瞟就知道。</P>
<P>比如我一在伙房门口蹭一小会她就知道我又馋了,会很严厉地叫我走远点。她还叫我少到厨房去。我觉得委屈,其实,我到厨房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因为馋,厨房其实是个通到后门的很大的房间,厨房里面一些处和后门外边都很有意思,就连我站在伙房门口的时候也不一定是吃花卷,有时候就是想看看她在伙房里的样子。</P>
<P>花卷是我从母亲手里曾经拿到的最好吃的东西。它和馒头是两回事,不仅样子交错折叠起来的,褶叠里还抹着一种很香的东西,就是这种香味让我欲罢不能,后来我知道是香油,但是香油之外黑乎乎的末却没弄清是什么。也许世界上的花卷都是一样的做法,母亲也肯定是照着别人的样子做花卷的,在筲箕凹的时候,她连馍都没蒸过,因为没有灰面。但是母亲的花卷确很香,我记得个头比较小。</P>
<P>母亲给我的花卷是医生们剩下的,他们有几个人在伙食上吃,每天一起炒几个菜。他们好像不怎么爱吃花卷,偶尔伙房的碗柜里会有两三个余下的花卷装在一个小碗里。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花卷第二天还会吃,对母亲不拿给我吃心里有些不解。母亲只给我吃过一个花卷,就一次。可能是她给我吃过以后就后悔了,担心我吃馋了嘴。当时我正在隔着纱门盯着那只碗,打量三个花卷上微黄色的道道和黑色的细末,眼里流露出无望和逆来顺受的哀伤表情。母亲忽然关上伙房门,打开了碗柜的纱门,使劲把那个花卷递到我面前,严厉地说:“吃!就在这里吃!”</P>
<P>我吃着花卷的时候,母亲肯定在不放心地听着门外的动静。花卷尽管依旧很香,母亲的担惊受怕却让我难过,我不再非要去追究花卷为什么要放在碗柜里不让吃的这钟事情了。母亲从来没有吃过一口花卷,否则她一定把这一口给了我们,母亲身上的定力让我惊讶,这是她在厨房里立住脚的根本。她来医院做饭不是什么顺理成章的事情,倒是一场很大的厨房风波的结果。</P>
<P>厨房风波是由于母亲的前任甘女子,她走之后,住在厨房里一间房子里的王院长也就退休回县城了,吴院长当了院长,爸爸还是没有当上副院长,妈妈却到了伙房来做饭。</P>
<P>没有人知道王院长为什么要住在厨房里,这间房子出来后,还要经过黑乎乎的厨房才能到院子里。出了那场事之后,我才似乎有一点懂。我有些同情王院长,我看到他的第一天,他的头发就全白完了。爸爸让我喊王院长“王爷爷”,他答应得也很亲切。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爸爸却不叫我们多跟王院长打招呼了。那时候爸爸已经当了副院长,人家也把爸爸喊“冉院长”。</P>
<P>第一次见到甘女子,爸爸叫我喊“甘姨”,她也笑着地答应我,爸爸带着我站在她对面,摸着我的头,甘女子和爸爸都显得很高兴的样子。甘女子离开医院之后,提到她我还喊“甘姨”,直到有天妈妈制止了我。</P>
<P>甘女子胖乎乎的,整天都在笑。妈妈后来一直说她饭做得不好,又偷吃,说那些医生都烦她。我不知道是否如此,但也没见过甘女子和哪个医生吵架,倒是见过她和医生逗祸,拿着锅铲把手术室的周大夫追得到处躲,满脸堆笑地求饶。周大夫的媳妇住在香河里头,在伙食上吃饭。直到那天吴院长在院子里跟王院长争嘴,王院长发了句脾气,吴院长冷冷回了两句王院长就说不出话,脖子都粗了,脸胀得通红,衬着一头白发很可怜的样子,甘女子忽然挥着锅铲从厨房里冲出来,扬手就把锅铲朝吴院长扔过去。吴院长虽然镇定地躲过,身上还是沾了几点热油:</P>
<P>“你狗日的吴成才!睡不到女人回家跟你妈睡去,在这欺负哪个?你求老娘的可怜样子你忘记了啵?在这装啥子正派?”</P>
<P>吴院长只好抽身回屋,一边关门一边说:“甘女子,你耍的哪门子泼?你不是医院正式职工,有什么权利干涉医院的工作?”</P>
<P>医院里的人都站在阶沿下看,有些人在屋里靠着窗子听。病房里的病人也出来了两个。爸爸没有出去,坐在窗下听。我想出去看,他马上把我挡住了。</P>
<P>第二天,王院长就搬下县城了。据说卫生局下了通知,王院长退休,吴院长接任。厨房里黑洞洞的,伙房和王院长的门都锁上了,平时很少这么安静过。厨房靠伙房这头有个大炉子,好几年没有加火了,上面有个嵌在墙里头的橱柜。医院的孩子们在捉迷藏,我躲到这个橱柜里,拉上门。厨房里特别安静,刘霞和刘雁进来看了一下,大概是怕,很快又出去了。橱柜里黑乎乎的,外面也是黑乎乎的,看不见什么,我有点怕了。</P>
<P>忽然,听见有人从后门外进来。是两个人,往这个方向走来,开了伙房的门,进了伙房,把门大半关上了。这两个人一走来,我心里就有一种跳的感觉,等他们在伙房里低低的说话,我明白这是甘女子和我爸爸。爸爸在医院是管伙的,可以说他们是在交结帐目,可是他们只是起初说了两句,声音低下来就说的是别的。因为我这里很静,贴着墙又传声音,就听清了他们说的。</P>
<P>“你那天出头做啥子?本来王院长退了,伙还是我管,你还是做你的饭。”</P>
<P>“他欺负王院长成那个样子,我看不过去。”</P>
<P>“王院长又是你么子人?”爸爸的声音有点不快。</P>
<P>“你又是我么子人?”甘女子说。</P>
<P>爸爸不出声了。等一下说:“他头发都白了。”</P>
<P>“他可怜得很,没个人照顾。”甘女子说。</P>
<P> </P>
<P>又交接了几句帐目。似乎是甘女子把钥匙交给爸爸,爸爸说:“你回去了,还能不能见面?”</P>
<P>“你说在哪儿见面?”</P>
<P>爸爸不出声了。甘女子先出来,走了。爸爸等了一下,似乎是在检查屋里的东西。随后才出来,锁上门。爸爸走路的声音有些沉重。</P>
<P> </P>
<P>我还是在橱柜里没出来,心里有些模模糊糊的疑惑和不安,想起了一些事情。</P>
<P>那是杨帆叔叔还住在医院里的时候。那时,毛姨和杨叔住的就是爸爸现在住的屋子。他们屋里总是有很多杂志,摆在床头,我可以自己进去拿着看,看完了再搁回去。</P>
<P>拿到了杂志,我喜欢到一个封闭起来的旮旯去看。有时是在粮管所旁边的柳树上,有时是在药房外面的窗台上,或者水塔顶上靠外边的台子。我这个习惯在医院里出了门。厨房后门王院长屋子的拐角外面是我喜欢的一个位置,这里可以看着荷塘,远处的水田和山坡,一条小路顺着坡下去,长满了伏在地上的丝茅草,一排高大的白杨树掩住了坡下的公路。</P>
<P>
我和哥哥一起上楼的,但他和往常一样,刚站了会就说有个啥事下去了,好像这就显出他大。我一个人还呆在那一大堆东西中间,有很多用过的装注射药水的纸盒子,正方形的大盒子和长方形的小盒子,还有菌棒,这是医院种了一年香菇余下的。有一段时间,我不相信这带着眼的棒槌样的东西能长出香菇来。哥哥就让我看那眼里的菌丝,菌丝虽然早就干了,倒是真的有。哥哥说这菌丝受潮了就能长出香菇。可见这个楼上很干,楼板是木头的,尽管蒙了一层灰已经让人想不起来了。</P>
<P>哥哥下去的原因是夏飞俊和腾娃子兄弟不在,他们的门是开着的,地上一团乱字纸。他们的床上什么也没有,床前是落灰的楼板,看去比我们那个阁楼厚实点。我们的楼板中间有点凹下去,像一层皮隔不住下面医办室的音,他们说话的声音比我在楼下听见的还大,我经常怀疑一脚踩下去会塌,那样我们和屋里的床和箱子会跟着一层楼板一起掉下去,落在医办室医生的头和他们的茶杯上,他们竟然从来不在意这一点。这个楼上还有其它三个门,但是门都锁着,人搬走了。健娃子和腾娃子又是这样的开着门,似乎他们也要搬下去了。这个楼上就只是堆着一些东西了,和院子没有关系。</P>
<P>有一件东西是和院子有关系的,就是窗户外面的钟。</P>
<P>这个钟挂在窗户外面的墙上,面朝四合院。它是一个白色的、圆盘样的钟,有灰色的时针和分针。它是这个院子的报时钟,每到整点就响,几点响几声。</P>
<P>这是我的想法。实际上我到这个医院之后,它从来就没有响过。后来我还看出来它也不走了,一直停在八点半。这可能是它自己的一个时间,但是不知道它的年代。</P>
<P>八点半。这是我们学校里上第三节课的时间,却不是医院里上班的时间。他们上班是在八点钟。</P>
<P>这个时间有些不对头。第三节课几乎总是数学课,我不喜欢那个脑袋又红又亮却只剩了几根头发的“冉秃子”的课,他几乎总是在黑板上演算参考题,常常到了我们几个尖子生都得出答案的时候,他就演算不下去了。“嗯”,他扣着他的秃脑袋。我和陈晓军已经在下面说出了答案,但他不相信,“好像不是的,”他说,“等一会”。于是他出了教室,回了他那不近的阁楼,我们在这边听到他沉重地登上楼梯。过了一会他下来了,很有自信的样子,说“是这样的”,于是继续开始演算,方法正是刚才我和陈晓军说的。可是有时也会再度卡壳,只好再回去一道。我们从来没有人登上过他的阁楼,但都明白他回阁楼是去看教参,可是我们倒没有想到他应该把教参带到教室来。</P>
<P>我喜欢的是七点半的第一节课,史老师上的英语课。但是我对钟表上的时间无能为力,它挂在我够不着的墙上。</P>
<P>我到这个楼上来的时候很少想起这口钟。因为它在窗子外面,和这楼里的一切属于两个地方。</P>
<P>今天我也也没想到这面钟,我想到的是窗子。我在那一堆东西上翻来踢去,找不到什么好东西,没有看过的X光片,听诊器的塑料带着一截金属管子,我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兴趣。我不想跟着哥哥到别处去的原因也许只是,我想在这里一个人呆一会。也许我只是想到腾娃子他们也要搬下楼了。也许什么都不为。我往窗子跟前走了一点,试着一直走到窗子跟前。以往我没有从窗子里往外望过,那样似乎眼睛有些费力。反衬着窗口里院子的白,窗台下很黑,黑地里全是散的菌棒,踩着一滚一滚的。</P>
<P>我两手搁在窗台上往院子里望去。我的心刚才有点跳,现在又有点抑制。这么看下去,院子中央的花坛像是不太真实。长得比人高的指甲花的颜色变得有点白扑扑的,就像人的头发在太阳底下变白了。院子中间没有人,那一头的走廊下有个人穿着白大褂走过去。医生和护士一人都有两件换着穿的白大褂,男医生们穿着白大褂有时看上去很神气,有时候却有点像女人,尤其是白大褂穿旧了,里面衣服多的时候。</P>
<P> 我把目光收回来的时候,看见了下面那口钟,它就在窗口下面一点儿的地方。我伸伸手就能够到。</P>
<P> </P>
<P> </P>
<P>那个夏天,我们各人种的花长成了。</P>
<P>我们的花盆原来放在朝南的一排屋后脚,和菜园隔着一条路。后来花慢慢长高了,我们就移到院子里,大人们不让我们占据大花坛,我和哥哥的花盆的位置是在最后一间病房和厨房之间的院坝角上。老实说这里有点脏,和病房挨得近总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后来应该还是搁到了大花坛上。大花坛是那个春天医院的盛事,我怀疑这件大事是由我们几个持续地到区公所偷花种引起的。</P>
<P>我们一般是晚上去,一直到很晚,区公所的大门都是不关的。门洞里很黑暗,叫人心里有点忐忑,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了。</P>
<P>前院有些门窗有灯,那些灯像是离我们很遥远。前院也有两个大花坛,地上也种着一些花,可是后院是更主要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后院起了坎上坎下三层的花坛,有小学的操场那样长。也不知从哪里来的那么多种类,有的名字听起来就很不寻常。这些花都在黑暗里,暗中结了沉甸甸的花籽。有的花籽很大,像掏了木炭的手指头。有的需要挖花根,这个就特别危险了,一般是健娃子和哥哥他们才能干的。总是提防着有个人忽然站出来喝一声“在干啥子”,那样就全完了。虽然白天这里面的人和我们家大人其实很熟,到了晚上却变成了根本不同的人。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P>
<P>在哥哥他们看来,这种事也许不那么可怕,他们的兴趣似乎总是放在那些需要挖根的芍药和海棠之类大花上。我对这些木本的大花不太感兴趣,情愿去摘一些更繁密的小花的籽,比如太阳花。我的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圆的扁的花籽,一粒粒都是沉甸甸的。</P>
<P>那天哥哥他们在靠坎子转角挖一根不知道是什么大花。他们的兴趣总在这里,这里的坎子高,每一株花木很大,又稀。临近的一间屋子里,曾放过镇上头一次电视,那间房子又窄又深,从电视机前到门口都挤满了,我和几个伙伴像壁虎一样附在两边门框上。从这里看进去,电视机似乎放在一块幕布前面,后面什么也没有,电视机里面也是一块幕布,幕布前一个唱戏打扮的人在唱,开始是女人,似乎换过一个男人,他们唱的我听不出变化,一直是一种单调凄凉的调子。有一会忽然没了,变成雪花。这雪花似乎是刚才唱的结果。区公所有个人去旋了一下屏幕旁边的一个钮,嘣的一声又旋回来,画面一扯出来了原来的样子,还是那个人在唱。这使我很闷,又有些奇怪,电视就是这样的。大人们却不为所动,还是那样听着。不管怎样,电视里的人还是把一种难以忘却的压抑留在了我的心里,使我站在这边坎子上就感到不舒服,我远远地离着他们在后院长长的两级花坛上寻花籽,掉下来的花籽要比还结在花蕊里的好些。刘雁也根过来了,她悄声问我十样锦的花籽是不是就是她手里的,我看了一下只是点了个头。我有点不自在。春天种太阳花和麻杆花的时候,她的铁盆就搁在我的旁边,我们的都冒出了圆溜溜的跟黄豆一样的两瓣,她的只有小蚂蚁那样的杂草的荚。我觉得挨着她的盆没有面子,似乎是按顺序来的,除了她就是我,连夏飞腾都排在我前面。她姐姐刘霞不种花,只有她种,跟夏家两兄弟和我们两兄弟的挤在一溜。她一个人打死也不敢来偷花籽,只有跟着我们,可是我们又不带她,她就弄不到好的花籽。今天没叫她,她不知怎么跟到的。</P>
<P>果然忽地传来一声喝叱,坎下一扇又窄又高的门透出了灯光。哥哥他们那边还没动静,我心里一乍,就往后边溜了,刘雁不知怎么办的,我趁黑跑到食堂边上的一扇窗子下,前面有一丛包谷花。这排屋子是区公所最靠后一排,一点光线都没有。</P>
<P> 不知蹲了好一会,忽然却听见身后窗户里有人说话,头一下我的头发差点竖起来。</P>
<P> 一个声音说:“他们牵牛走的时候牛在害病,晓得病成哪门样子了。”</P>
<P>另一个声音说:“再不叫回去,洋芋二遍草都没得人薅。”</P>
<P>这是两个人,他们是在我背后屋子里打地铺,睡不着所以聊几句,声音很低。我忽然明白这是白天看见在院里砸煤炭的两个八道的人。原来这里是关派出所拘留的人的。</P>
<P>拘留的人白天一般就在院子里砸煤炭,所以区公所的煤炭总是好大一堆,烧也烧不完。晚上就关起来,一直以为派出所另外有关人的地方,原来就在这里。</P>
<P>“他们把我的牛牵走了,还要叫我砸半个月煤炭。你说这比交租子还过恶。”</P>
<P>“哪个叫你舍不得牛,要去搡人家,派出所的那是好搡的。”</P>
<P>“我养了七八年了,硬是舍不得。每年开春耕地东家请,西家也要请。我们沟里三个生产队,就剩我那一条牛了。”牛的主人带点回忆的说。</P>
<P>“你总算是再砸七天就圆满了,我还知不道哪天能出去,叫我交两千块罚款,房子拆了也卖不出来阿。说起来羞人,打天九都是打的五毛钱一张。上桌的人身上搜出来总共不到五十块钱。”</P>
<P>我大致明白了,两个人一个是欠了村上的款,一个是赌钱。这种事今年子多得很,院子里砸煤炭的人也络绎没断过。有的人剃了光头,不知道这两人剃了没有。不知为什么,我想到了家里第一年喂猪,喂的是任务猪,眼看猪长肥了,妈妈托三舅把猪背到村上去了。我看着三舅的背影,第一次有了心里空空的感觉,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被带走了。</P>
<P>院子里没有什么动静了。哥哥他们和刘雁不知去向。有一股有点涩的花香的味道,很多种花揉在一起的味道是这样的。我要离开这里,可我还是有点担心,不敢从中间的门洞出去。我往侧边先走了一段,打算从小路溜到前院。</P>
<P>这段小路挨着围墙,隔壁是粮管所。路旁有几从很高的芭蕉,投下了一大团阴影。我在阴影里又站了一下,有点寂寞。</P>
<P>也许我是在等什么。我听到一阵脚步在墙外边朝这头走来,一直走到快抵墙的地方。</P>
<P>脚步声消失了,却有另外一种细微的声响,有点像水流。我想,她在刷牙。她不愿意把牙膏的痕迹落在屋门前,总要走过来一些。</P>
<P>似乎从来听不到另外的脚步声。只有她自己。虽然据说她是结了婚的。</P>
<P>墙上本来是有一扇门,有一次我还见到这扇门开过,似乎是为了挑粪浇花。粮管所有鱼塘,却没有这么多的花。这可能就是那扇门的作用,其它的时候总是闭着。现在门上应该缠满了牵牛花和别的藤子,要开也开不了了。</P>
<P>我等到脚步声回去了,才离开了这里。前院有灯光的窗户只剩下一扇了,门一扇都不剩了。我有点提着心走出大门洞,这个大门洞里一定发生过一些事情,要不我每回进出时背上总凉飕飕的。哥哥肯定是淡淡地问我一句,我也淡淡地回答他一句。</P>
<P> </P>
<P> </P>
<P>我们的英语老师是新从师范分配来的,和这里的老师不一样。</P>
<P>她们住的地方就不一样,在新起的教学楼上。两个女老师,住的其实是一间大教室,用帘子或者是床单隔出了几间。那些床单的方块格子都很大。窗玻璃上糊着一种有点铁灰色的半透明的纸,里面可以采光,外面看进去暗乎乎的啥也不见,这似乎是和“刻钢板”有关的一种蜡纸,在交钱领取复习资料和测验题的时候,经常听到老师说这个词。这是蔡建华他们几个人说的,我从走廊里过的时候,从来不敢把头凑上去瞧一眼。</P>
<P>我不是英语科代表,没有机会抱着作业本走进那间屋,英语科代表自然是女生。我的英语学得不坏,可是她来的时候不知道这一点,因为我的音标不好。</P>
<P>第一节课,上课铃响了,她走进来,大家齐声用英语喊:“早上好,老师!”我知道蔡建华他们喊的根本不是“GOOD MORNING TEACHER”,他们其实是在喊“狗头摸你XX”,我们这里这两个字的发音和TEACHER相近。只要是女老师上英语课,他们就这么喊,我也跟着他们喊过。可是这次我不想喊。她还真听出来了,上课之前先说“你们的发音不太标准阿,是GOOD MORNING TEACHER,跟到老师念两句吧”,她就教我们念,一再说明是“T”不是“Q”,还做着口型示范了两道怎么分别从舌头上面和舌头两边送气,我也在下面跟着学。我知道他们这会不敢再那样念,他们在装模作样的跟她学,可明天一早他们还是会浑水摸鱼。那天她提我们起来练习一个句式,前面说的是一件事或者一个知识,比如“YOUR PASENT ALL LOVE YOU DEEPLY”,后面总是连着一句反问:“DON’T YOU KNOW?”被点起来的人要回答:“YES,IKNOW”,或者“NO,I DON’T KNOW”。我被点起来之后,她说我发言不标准,要有鼻音,还特意“嗯”着鼻子教我念了两遍,才叫我坐下了。她的声音听起来很轻很柔和,可是我的耳朵发烧了。我的同学们发这个音没问题,因为他们是低山的,我是在高山长大的,那里发音分不开“兰”和“南”。为这平时我就被蔡建华他们笑过。</P>
<P>那以后她就不常点我起来回答问题,在别的课上,这可是我的专利。可是我并不和蔡建华他们一起喊“狗头摸你XX”,或者是在叫“TEACHER SHI”的时候在心里叫“屎”,她姓的是“史”,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姓,和红楼梦里史湘云一个姓。我很想找个机会到那个屋子里看看。那天不知道是怎么一件事,也许是英语作文竞赛,因为我是学习委员,竟然需要我和英语科代表一起到她的房间里去报告了。</P>
<P>门办开着。我们进门的时候,她和一个教动物学的女老师都蹲在地上在做什么,地上有几个大小塑料盆子,红的绿的都有,盆里大概是衣服。她看见我们进去就站了起来,把盆挪了一下,让我们坐。我没想到在这里见到她会是这样随和,和课堂上的完全不一样。我们都没坐下,其实我都没开口,只是英语代表在汇报,我看着那些隔开了房间的床单,它们的格子显得很大,质地很柔软,又有一种明亮感。一条绳子上晾着一些小衣服,有一种的形状对我来说是有些奇怪的,这就是他们绘声绘色说的内衣了,我忽然感到很不好意思,低下头,课代表已经说完了。她看着我,我也就说了两句。我看见了她脚边的盆,盆里也是一些小衣服,绳子上的可能是那个动物学女老师的。我的脸忽然更热了,天哪,也许她竟然意识到了,忽然把那个盆往后面挪了一点。</P>
<P>她穿着裙子。我们进去时,她的小腿从袜子快到膝盖露了一部分在外面,看着又白皙又细致。她站起来的时候,裙子垂下去,显得很端庄,她一下子变得比我们长很多,高很多。可能因为这个,我们跟她报告的时候,她一开始并没有站起来。她要我们坐的是两个塑料凳子,颜色像她手边的塑料盆一样明亮可爱。屋里还有一种说不出的脂粉香气,我觉得是来自床单和洗衣粉。这跟他们说的其实完全不一样,没有一点他们鬼鬼祟祟描绘的意思,这些气味连同绳子上的内衣和她的裙子小腿留在了我的记忆里,还有她最后说的两句普通话,平时她很少说普通话,她说在课堂上大家应该尽量说英语,那天我发现她说普通话和英语一样好听,这里没有人说得有她好听。她这两句话是专对我说的,她说,其实你的英语很好。作文写得很好。</P>
<P>那一下我心里开的花,比区公所里花坛上所有的都多。我想把蔡建华他们的勾当告诉她,可是怕她难过,就使劲压下了自己的冲动。</P>
<P> </P>
<P>那天我看着尽在咫尺的钟,它的表盘显得白乎乎的,两个指针原来是浅黑色的,在下面看成灰色,可能是玻璃上灰尘的原因。我伸出手指想触一下它的玻璃,这让我吓了一跳:我一下子就够到了指针,原来这钟是没有玻璃的。</P>
<P>我的手指头上沾了一点时针上的灰,时针上灰已经落了很厚了。我看着这个指头,忽然间起了一个念头,既然这样,我能不能把钟拿上来,把时针拨快一小时。我不喜欢八点半这个时间,不喜欢数学课,也不喜欢医生拖拖拉拉拿着盆子或者昨晚喝剩下的热水瓶里的水洒地扫灰,到八点半才总算坐到各自擦干净了的桌子后面。从钟停的那个时候,他们的作息也像停在那个时候了。尽管这样,他们却做出对这个钟熟视无睹的样子。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我一伸手指就能够到时针。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把钟拨快了。我只是要冒一小点危险,不叫它掉下去。这个念头一起,我虽然心跳得厉害,这似乎是一件夏飞俊或者哥哥他们才会干的事,却再也止不住伸手的念头。我就那样伸手出去,够到了挂在一根粗洋铁钉上的钟。洋铁钉和钟的搭扣一样生锈了,他们一直这样把钟挂着,到最后它肯定会掉下去。我一只手捏住钟的下缘,防止它掉下去,这样做我只需要伸出一点身子去,除了院子那头的人,下面的人根本注意不到我,而院子那头没有人,廊柱之间还晒着几床铺盖,把中药和西药病房的视线完全遮住了。我的手上感到了很厚的铁锈,看来除了白色的表盘,它的其它部分都生锈了。我不能捏得太紧,防止铁锈掉下去,落到正好路过的哪个人头发上或者脸上。我有点担心我的左手拨不动指针,它可能也锈住了,正是它不能再走的原因。结果我轻轻一拨它就动了。我小心地按照刻度,把它拨到我想要七点半那个位置,开始拨过了一点,又往回拨一点。从我这里看下去,刚刚好。我拨时针的时候,分针并没有动,它依旧停在指示半小时的那个地方,这样正好。这个过程中我一定屏住了呼吸,因为我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当我的身子抬起回到窗内,却听到有人上楼梯,咚咚的很响,原来是夏飞腾上来了。</P>
<P>“你在这做么子?”他很有兴趣的问我,眼睛一闪一闪的。</P>
<P>我只是淡淡回答了他一句“在玩”。我回答他就跟哥哥回答我一样。我看得出来他想喊我到他们的屋里去玩。虽然先前这是我很想做的事,现在却不想答应他,说了那句话之后就下楼了。我知道他一个人在楼上肯定有点难过,就像先前哥哥走掉了一样。虽然如此,事情也只能这样。我捏着自己两只手上的锈,只想到水塔下边去洗。铁锈不容易洗掉,像是沾了油腻。难道说铁锈里面本来是有油的。有一会我忘掉了那口钟。但是当我回来走到自家门口,抬头看到了那口钟,上面的时间已经变成被我拨过的七点半英语课的时间,再也不是八点半了。我的心里一阵欣喜,仿佛看到了史老师穿裙子的身影。在这个小镇上,穿裙子的女的不多,史老师是一个。</P>
<P> </P>
<P>我不太敢总是望那口钟了。以前我一端碗就盯着它,想它为什么不走了,现在却不敢多望它。我怕自己望多了,时针拨快了的秘密就会暴露,会成为医院里的一件大事。医生们现在还是那样慢吞吞地扫地,洒水和上班,慢条斯理地喝茶,一点都不知道他们的时间受到了影响,他们终究不能再这样悠闲了。叫他们现在发现这一点是不行的。</P>
<P>我最怕看出我心事的是母亲,她尽管好像不怎么管我,我那些不好的心思她却好像一瞟就知道。</P>
<P>比如我一在伙房门口蹭一小会她就知道我又馋了,会很严厉地叫我走远点。她还叫我少到厨房去。我觉得委屈,其实,我到厨房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因为馋,厨房其实是个通到后门的很大的房间,厨房里面一些处和后门外边都很有意思,就连我站在伙房门口的时候也不一定是吃花卷,有时候就是想看看她在伙房里的样子。</P>
<P>花卷是我从母亲手里曾经拿到的最好吃的东西。它和馒头是两回事,不仅样子交错折叠起来的,褶叠里还抹着一种很香的东西,就是这种香味让我欲罢不能,后来我知道是香油,但是香油之外黑乎乎的末却没弄清是什么。也许世界上的花卷都是一样的做法,母亲也肯定是照着别人的样子做花卷的,在筲箕凹的时候,她连馍都没蒸过,因为没有灰面。但是母亲的花卷确很香,我记得个头比较小。</P>
<P>母亲给我的花卷是医生们剩下的,他们有几个人在伙食上吃,每天一起炒几个菜。他们好像不怎么爱吃花卷,偶尔伙房的碗柜里会有两三个余下的花卷装在一个小碗里。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花卷第二天还会吃,对母亲不拿给我吃心里有些不解。母亲只给我吃过一个花卷,就一次。可能是她给我吃过以后就后悔了,担心我吃馋了嘴。当时我正在隔着纱门盯着那只碗,打量三个花卷上微黄色的道道和黑色的细末,眼里流露出无望和逆来顺受的哀伤表情。母亲忽然关上伙房门,打开了碗柜的纱门,使劲把那个花卷递到我面前,严厉地说:“吃!就在这里吃!”</P>
<P>我吃着花卷的时候,母亲肯定在不放心地听着门外的动静。花卷尽管依旧很香,母亲的担惊受怕却让我难过,我不再非要去追究花卷为什么要放在碗柜里不让吃的这钟事情了。母亲从来没有吃过一口花卷,否则她一定把这一口给了我们,母亲身上的定力让我惊讶,这是她在厨房里立住脚的根本。她来医院做饭不是什么顺理成章的事情,倒是一场很大的厨房风波的结果。</P>
<P>厨房风波是由于母亲的前任甘女子,她走之后,住在厨房里一间房子里的王院长也就退休回县城了,吴院长当了院长,爸爸还是没有当上副院长,妈妈却到了伙房来做饭。</P>
<P>没有人知道王院长为什么要住在厨房里,这间房子出来后,还要经过黑乎乎的厨房才能到院子里。出了那场事之后,我才似乎有一点懂。我有些同情王院长,我看到他的第一天,他的头发就全白完了。爸爸让我喊王院长“王爷爷”,他答应得也很亲切。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爸爸却不叫我们多跟王院长打招呼了。那时候爸爸已经当了副院长,人家也把爸爸喊“冉院长”。</P>
<P>第一次见到甘女子,爸爸叫我喊“甘姨”,她也笑着地答应我,爸爸带着我站在她对面,摸着我的头,甘女子和爸爸都显得很高兴的样子。甘女子离开医院之后,提到她我还喊“甘姨”,直到有天妈妈制止了我。</P>
<P>甘女子胖乎乎的,整天都在笑。妈妈后来一直说她饭做得不好,又偷吃,说那些医生都烦她。我不知道是否如此,但也没见过甘女子和哪个医生吵架,倒是见过她和医生逗祸,拿着锅铲把手术室的周大夫追得到处躲,满脸堆笑地求饶。周大夫的媳妇住在香河里头,在伙食上吃饭。直到那天吴院长在院子里跟王院长争嘴,王院长发了句脾气,吴院长冷冷回了两句王院长就说不出话,脖子都粗了,脸胀得通红,衬着一头白发很可怜的样子,甘女子忽然挥着锅铲从厨房里冲出来,扬手就把锅铲朝吴院长扔过去。吴院长虽然镇定地躲过,身上还是沾了几点热油:</P>
<P>“你狗日的吴成才!睡不到女人回家跟你妈睡去,在这欺负哪个?你求老娘的可怜样子你忘记了啵?在这装啥子正派?”</P>
<P>吴院长只好抽身回屋,一边关门一边说:“甘女子,你耍的哪门子泼?你不是医院正式职工,有什么权利干涉医院的工作?”</P>
<P>医院里的人都站在阶沿下看,有些人在屋里靠着窗子听。病房里的病人也出来了两个。爸爸没有出去,坐在窗下听。我想出去看,他马上把我挡住了。</P>
<P>第二天,王院长就搬下县城了。据说卫生局下了通知,王院长退休,吴院长接任。厨房里黑洞洞的,伙房和王院长的门都锁上了,平时很少这么安静过。厨房靠伙房这头有个大炉子,好几年没有加火了,上面有个嵌在墙里头的橱柜。医院的孩子们在捉迷藏,我躲到这个橱柜里,拉上门。厨房里特别安静,刘霞和刘雁进来看了一下,大概是怕,很快又出去了。橱柜里黑乎乎的,外面也是黑乎乎的,看不见什么,我有点怕了。</P>
<P>忽然,听见有人从后门外进来。是两个人,往这个方向走来,开了伙房的门,进了伙房,把门大半关上了。这两个人一走来,我心里就有一种跳的感觉,等他们在伙房里低低的说话,我明白这是甘女子和我爸爸。爸爸在医院是管伙的,可以说他们是在交结帐目,可是他们只是起初说了两句,声音低下来就说的是别的。因为我这里很静,贴着墙又传声音,就听清了他们说的。</P>
<P>“你那天出头做啥子?本来王院长退了,伙还是我管,你还是做你的饭。”</P>
<P>“他欺负王院长成那个样子,我看不过去。”</P>
<P>“王院长又是你么子人?”爸爸的声音有点不快。</P>
<P>“你又是我么子人?”甘女子说。</P>
<P>爸爸不出声了。等一下说:“他头发都白了。”</P>
<P>“他可怜得很,没个人照顾。”甘女子说。</P>
<P> </P>
<P>又交接了几句帐目。似乎是甘女子把钥匙交给爸爸,爸爸说:“你回去了,还能不能见面?”</P>
<P>“你说在哪儿见面?”</P>
<P>爸爸不出声了。甘女子先出来,走了。爸爸等了一下,似乎是在检查屋里的东西。随后才出来,锁上门。爸爸走路的声音有些沉重。</P>
<P> </P>
<P>我还是在橱柜里没出来,心里有些模模糊糊的疑惑和不安,想起了一些事情。</P>
<P>那是杨帆叔叔还住在医院里的时候。那时,毛姨和杨叔住的就是爸爸现在住的屋子。他们屋里总是有很多杂志,摆在床头,我可以自己进去拿着看,看完了再搁回去。</P>
<P>拿到了杂志,我喜欢到一个封闭起来的旮旯去看。有时是在粮管所旁边的柳树上,有时是在药房外面的窗台上,或者水塔顶上靠外边的台子。我这个习惯在医院里出了门。厨房后门王院长屋子的拐角外面是我喜欢的一个位置,这里可以看着荷塘,远处的水田和山坡,一条小路顺着坡下去,长满了伏在地上的丝茅草,一排高大的白杨树掩住了坡下的公路。</P>
<P>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