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德学堂要办吗?

(2014-09-15 11:26:29)
标签:

女德

分类: 时事评论

 

   一则有关女德学堂的消息吸引了大家的关注。据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成了学习内容,“逆来顺受,绝不离婚”也成了要求女性的条款。

  这当然是偏了。笔者基本是赞成办女德学堂的,但是这么样的教条式办法,是不可以的。这样会把真正好的传统文化葬送。观察者不明就里,认为传统文化怎么是这么个德行!那还要传统文化干什么呢!

  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里,女子不是附庸,而是与男子完全平等的。母仪天下,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女子的修养,可以成为天下效法的榜样。这是对女子怎么样一种的肯定!古代士大夫家庭里,夫妻都是很有礼貌的,“相敬如宾”就是这种写照。

  天尊地卑,不是说天就比地高贵,只是说位置不同,分工不同,角色不同。男女的道理就是如此。没有说男比女高贵。比如宋代,男性为官或治学,主妇因而成为家族内外事务的实际主持者,维系着家族内外秩序的格局。历史记载,梅尧臣夫妇谢氏“治其家有常法“。章甫夫人沈氏,”经理家事,无巨细皆有节法“。司马光曾经说,妇者,家之所由盛衰也。对女性是倍加推崇的。谁说中国女性没有地位,没有自由,只是男性的附庸呢?

  通常的情况下,由于男女身心特征的不同,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基本上是适当的。这是阴阳互补、相互依存的道理。但是这种分工,绝不表示女子依附男子。其实,甚至可不可以反过来想一下,是否说明男子更是依附女子呢?没有女子经营好家庭,男子又如何在外面做事立功呢?社会又如何发展呢?没有女子教育好孩子,民族素质又如何提高呢?

  当代社会,女子也有职业,但是根本的角色分工并未变,要生养孩子,体力的欠缺等等,也决定女子不可能完全与男子一样分工。那些不要家庭,不养孩子,成天在外面的女子,可以肯定地说,内心是没有真正的幸福感的。而又能养好孩子照顾好家庭事务又能经营好事业的女子,我是十分佩服的,那是女子中的英雄,但是那是少数。

  当然到了宋代以后,有一些变态的理念,束缚女性。但不能因此就把传统文化一棍子否定掉。打不还口之类的教条,都是宋代以后出现的一些现象,是传统文化精华被僵化的表现,是不可以全盘吸收的。

  但是因此完全否定女德学堂,也是不可取的。为什么不可以办女德学堂呢?让女子学会如何做一个好母亲,如何做一个好媳妇,如何做一个好妻子,如何平衡职业与家庭的关系,如何成为一个由里到外幸福的女人,如何主持好家庭关系,做好大内总管,从而也让自己从和谐的关系中获得幸福,这是很好的事啊!

  现在的女性幸福吗?离婚率高,婚外情,工作和家庭的纠结,婆媳关系难处,孩子教育的头疼,都让现代女性过得不从容。能有智慧的引导,让女性过得自如些,应该是好事。

  有人说,只办女德学堂,只是对女子要求,是不公平的,也应该办男德学堂!其实大家忘了,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制度,相关的教育机构,要求的基本都是男性。由于实际上是男性占据各种组织机构的多数,所以像党纪国法、党校培训这些,落实的对象实际多半都是男性。所以说,基本上社会对男性的要求已经很多了。不过,要是能另外再办男德学堂,把如何做一个好丈夫,如何做一个好父亲、如何更好在社会上建功立业,这些内容加上,那也很好!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对于女性应有角色和修养的探讨,却没有系统性。所以女德学堂是有必要的。关键是如何办好的问题。

  唐宋文化里,有很多的相关的东西值得研究,可以从中找到正确的启发,指导女德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