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集体精神深处缺乏理性吗?
(2013-08-28 21:22:23)
标签:
理性黑格尔西方中心论文化 |
分类: 中国文化 |
对邱震海先生8月6日于《环球时报》发表的《中国人精神盲点源于理性缺乏》一文,笔者对部分观点持不同看法。如果说,邱文中说到,当代的中国人做事或思考比较缺乏理性,笔者还勉强能赞同的话,而邱先生认为这种盲点源于中华民族集体精神的深处,把整个中国文化都否定掉,笔者就万万不敢苟同了。
笔者要说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深处不仅不缺乏理性,而且具有真正深刻的理性。
首先,从历史事实上来看,如果一个思维只是浮在表面的容易情绪化的民族,如何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断绝,并且在历史上创造出灿烂的文化遗产,成为文明古国?中华民族能够历经风雨磨难而不断延续其文化命脉,在今天更是显现出民族再兴的生机,更是证明其内在具有理性的根基,具有摆脱纷扰的深厚内蕴和生命力。
事实上,中国人从古至今,并不缺少理性和科学思维,比如中国人很早就有很高明的天文学和数学。再比如《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许多这些古老的著作,以及都江堰、长城这些伟大的建筑,不都是理性和科学思维的结果吗?又比如在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开明的宋代,心学、理学等各种思想流派各家争鸣,兼容并蓄,而同时经济、社会、科技都获得高度发展,四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出现或得到更新的发展,医药学、天文、地理、数学等各个领域,都有重大开拓。而当代的中国人,在没有外部帮助的基础上,同样发展出了原子弹、宇宙飞船这些高尖端技术,这就证明中国文化的基因里,并不缺乏理性和科学思维。
从概念上来说,“理性”一词,出自德国哲学,黑格尔因推崇“绝对理性”而奠定其哲学理论基础。实际上,邱先生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缺乏理性的观点,是黑格尔观点的延续。黑格尔就认为,孔子的思想中, “思辨的哲学是一点都没有的”,只有一些道德的教训。扩而充之到整个中国人的思维,他也认为中国人整体缺乏理性思维。
黑格尔的这种看法,被很多对中国文化没有深入了解的中国人所认同。其实,这种看法,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也是一种西方中心论式的文化傲慢。
中国儒释道以及诸子百家的文化,是一种具有深度洞察力的文化,是一种对人世间乃至物理世界实相深切认识的文化,展现的是超越时空的智慧,相关的典籍,就折射出这种睿智。这种智慧不仅在中华民族的传承中历久弥新,也让西方有识之士折服。虽然没有说“理性”“辩证法”等名词,但是其中的对真相的表达,无不让人叹服。比如《老子》说“有无相生”,不是很高的辩证法吗?比如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说不是一种静定、理性的生活态度吗?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没有从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对人际心理进行分析,但是不是直接指出了人际和谐交往的指导原则吗?甚至可以说,中国儒释道文化的思想精蕴,比西方的理性来得更加深刻、透彻。而儒释道的思想,影响了中国自古至今无数的人,这样的人能说是肤浅和缺乏理性吗?
更是有人考证,西方近代“理性”的源头,部分是来自中国宋明理学的启发。欧洲近代很多启蒙思想家,推崇孔子以及朱熹等人的思想,认为他们的思想尊重自然和理性,并以此为思想武器,反击欧洲的宗教蒙昧和政治专制。伏尔泰甚至感叹,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而当时启蒙运动中很重要的重农学派的魁奈等人,更是从中国尊重自然的思想中,开创了自由经济的思想先河。
事实上,中国人的思维传统里,包含了西方的所谓理性思维。所以有人形象的比喻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如同癞蛤蟆和黄莺比赛从一数到十,黄莺很伶俐地从一逐个数到十,而癞蛤蟆一张口就是“俩五一十”。黄莺代表西方文化,很理性很精细,癞蛤蟆代表中国文化,很简洁,但是其中却一个环节也不少。
要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这种内蕴,必须深入体证,才可以了解。如果只是从表面一看,很可能就得出结论,认为是大而无当,认为是不精细。黑格尔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就是犯了这个错误。
至于近当代中国人理性思维缺乏,思维浮浅,不是中国文化固有的表现,而是近代丧失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内蕴所致。(北京学者 郑汉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