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政府有一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总体战略。根据日方的表现,我国政府步步进逼,有理有节,绵里藏针,似软实硬,钓鱼岛的控制权正步步落到中国手中。日本右翼煽动的夺我领土行动,实际上加速了领土的实际控制权回归中国的时间。这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当今中国的综合实力,已不是当年。中国在中日争夺及整个国际舞台上所形成的“势”,足以形成威慑。善用这种“势”,善用软实力,而不是一味想着动用武力,足以最终解决钓鱼岛问题。
中国政府也做好了打仗的准备。万不得已可与日本一战。让日方知道中国人不贪战,但决不怕战,不怕死,是让日本人退却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唯有这种有决死的心,可退却军国主义的亡命之徒。
对日本侵权行动,全体中国人义愤填膺。最近的游行抗议活动,总体和平,但也出现了一些打砸抢违法行为。这是完全不应该的。应把所有的抗议焦点和心力准确地对准日方,而不要内耗。想想看,13亿中国人,平静但又坚定地表达对日本的抗议,对日本所形成的震慑,是一种什么状况!这比看似激烈实则转移矛头的打砸抢行为,要高明一百倍。让日本退却,伟大的中国人民沉着的抗议可起关键作用。
抵制日货,民间完全可行。所谓抵制日货是双刃剑的说法,没有说到根本。无欲则刚。短期内,中国人的一些利益会受到伤害,但要维护领土主权,该有所牺牲就应该牺牲。韩国人就有这种精神。关键的是,中国人如果有种,就在抵制日货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产品实力,从根本上取代日本产品。中国企业发奋有为,搞出比人家厉害的产品,是中国软实力的一大彰显。
日本民族,欺软怕硬。为什么敢对中国动坏脑筋,因为他们觉得现在的中国还不行。所以这次中国政府的强硬,让他们始料未及。中国政府和民间的反抗,让他们知道中国人开始逐渐“行”了。他们就要软下来一点。
历史上,中国唐宋盛世,日本人甘愿做中国的学生。日本人是最好的学生,他们愿意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中国文明强大的时候,他们臣服和学习中国。日本文化的实质核心,来自中国唐宋。近代欧洲崛起,他们学习欧洲,并且脱亚入欧。中国要让这个近邻臣服,须找回唐宋时期的那种实力和文明,以强大但爱好和平、能霸道但是取和谐中道的综合国力面对这个紧邻以及整个世界,此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根本,也是保证东亚和平的根本。
王绍璠先生说,对日本,要么跟他学,要么干掉他。这是深谙日本民族性的结论。我稍作篡改,一面跟他学,一面准备必要时干掉他。日本民族有其好的品质,比如善于学习。别人有好的东西,即使那是魔鬼,爱好上进的民族都应该去跟他学。中国更应该如此。但是,日本民族那种偏执狭隘的性格,让其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文明的大国,而往往会成为破坏和平的力量。这是在必要时候必须对其出重拳的原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