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于北航17岁博士生的报道,一般标准看来,张炘炀是一个天才。但是他流露出的言语心态却表明,长此以往,他终将一事无成。他逼父母为自己在北京买房子,他言语中流露出的自高自大,都表明,这是一个情商不健康的孩子。在父亲的逼迫下,他从小只能够读书,《西游记》也不让看,一度沉迷电脑,也是对这种应试教育的叛逆。
杨振宁小时候就表现出数学天赋,但是父亲没有在这个方面特别激发,而是让他读《孟子》。杨振宁说,“读《孟子》使我终生受益。《孟子》里很多儒家哲学影响了我后来的人生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对于社会结构、物理结构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远比父亲那个时候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
苹果的乔布斯,是一个禅宗的实践者。禅宗佛教倡导内心的和谐,透过物欲而看到生命的简单和真实,创新和成就,就是从这种单纯、专一的心态中产生。佛教的修炼,也正是教导如何做人的教育。比尔盖茨也是从小知道关心非洲儿童疾病,父母也鼓励他想办法解决。
张炘炀所受的教育,象中国当前所有的孩子一样,没有做人的教育,没有健康人格的培养,没有得到心灵的关怀,有的只有考试的枯燥和焦虑,以考试、求职作为人生全部追求。翻开报纸的广告,“记忆大王”“一夜之间提高分数”这些神童学习班充斥版面。中国孩子的大脑,都早早受到了伤害,如果不补上人格教育的课,没有健康的人生观,以后的人生必定不幸福,必定没有成就。
钱伟长、钱学森、袁隆平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由于小时候都有实实在在的如何做人的教育,所以他们才有情商和智商的平衡,才有真正的成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