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喝中国--关于黄仁宇与杨振宁
(2010-12-09 17:18:02)
标签:
文化 |
黄仁宇是个半吊子,他懂什么中国历史啊?说什么中国没有数字管理。——王绍璠
话说元代大医家朱丹溪一次遇到一个病人,是一个未婚女子,因为未婚夫出外经商半年未有音信,犯了相思病,整天卧床,脾胃伤了,吃不下饭。家里人十分担心。朱丹溪争得她家人同意之后,对她先是一顿训斥,说她在家偷汉,并打了她两巴掌(朱丹溪是长者,古时长者可以对不规矩的晚辈如此对待)。这位女子被这么一骂一打,怒从中来,又气又哭,闹了半天,最后想吃饭了。朱丹溪就这样把她半年吃不下饭的毛病治好了。
多数西方人以及被西方中心论洗脑的中国人,是难以理解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的。“你这种做法的科学依据在哪里?!”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没有数目字管理。这种看法,很多人包括中国人也都附和。这其实是很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看法。朱丹溪为这个女子治好病的奥妙在于,脾胃五行属土,而木可以克土,而怒属木。激起怒火,把脾胃冲开了。
好的中医,能准确入微地辩证施治,有形的无形的,精神的物质的,身体的心理的,都可以拿来入药,这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中国的“数目字管理”;
《易经》的洁净精微,是中国的“数目字管理”;
战国时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工程简省而且效率极高,至今还在使用,这是中国的“数目字管理”;
位于江西赣州、建造于宋代的“福寿沟”排水系统,至今功能良好,在2010年的南方大水中,其他诸多城市被大水困扰,而“福寿沟”却保证了赣州没有水患,“福寿沟”也是中国的“数字化管理”;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这些1000多年前的著作,都是中国的“数目字管理”……
其实,从总体上看来,中国文化能够绵延几千年,其间也有众多富庶文明的时代,如果只有大而空的理论,而没有精细的操作,这种文明的绵延是不可能实现的。
只是由于“西方中心论”的影响,西方文化成为我们评论一切的标准。我们只认西方放在台面上的精细为“数目字管理”,而把中国文化中效率很高但是不符合西方解释标准的东西看成是“不精细”。这就是不少人认为中国没有“数目字管理”的主要原因。黄仁宇正是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上,做了对中国文化的肤浅结论。
杨振宁哪里懂中国文化,他的学问精华是西方的东西。——王绍璠
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向《易经》“开火”。称“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杨振宁认为,近代科学是把归纳法和推演法结合起来而发展的,推演法对于近代科学产生的影响无法估量。中华文化的归纳法的来源就是《易经》,但中华文化没有发展出推演法。
杨振宁认为在中华文化里,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易经》中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也就是说,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所以受早年《易经》思维方式的影响,把自然跟人归纳成同一理。而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
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推演法,这种说法跟所谓中国没有“数目字管理”如出一辙。其偏见之处,认为中国文化只有宏观没有微观,笔者在对黄仁宇的有关评论中已做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而杨振宁对认为《易经》没有推演法,犯了最起码的常识性错误。易经对64卦、364爻的演绎,不正是一种细致的推演吗?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主要是因为近代中国文化逐渐趋向保守,让僵化的形而上学主宰了主流思想。中国文化的精华是“形而上者谓之道”,而到了近代,形而上变成了空洞无物、迂阔僵化了。
而在文化开放、深厚的朝代比如宋代,就有灿烂的科学创造。四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出现或得到更新的发展,医药学、天文、地理、数学等各个领域,都有重大开拓,宋代整个科技发展水平在当时世界上遥遥领先。
这就证明,不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没有产生类似西方科学的东西,而是这种种子在近代没有开花而已。而当代的中国人,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同样发展出了原子弹、宇宙飞船这些高尖端技术,这就证明中国文化的基因里,并不缺乏产生西式科技的基础。
至于西方文化的精华,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精细化,就是其一。而杨振宁的成就,正是西方的这种精神。
杨振宁说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但是不表示他就真正进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涉猎,应该正与近代中国人僵化传统文化的整体情况一脉相承。真正传统文化的精神,如同唐宋时期所体现出来的,是开放博大、充满创造、时新日新的。只有对经书进行文字上的记诵,而没有真正地走进精神里去,切实地体会一番,是体会不到真正的中国文化精神的。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著的《物理学之道》一书中,谈到了物理学与东方思想的相似。也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从根本上来说,现代物理学和东方儒释道思想,都是在寻找世界终极实相,只是中国人的方法,倾向于体悟,而西方是用推理和试验的方法。(西方人的方法,是否能发现终极实相,这还要两说。)但中国人这种体悟的实证,其实是包括归纳和演绎的,并且不仅仅是有形的归纳和演绎。这个道理,说多了没有用,用玄奘法师的话说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