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这里,实证中国文化明澈的心—读《归零的智慧》

(2010-03-29 15:23:08)
标签:

禅文化

归零的智慧

王绍璠

南怀瑾

零项修炼

文化

分类: 中国文化

  

  

   在这里,实证中国文化明澈的心

                               ——《归零的智慧》读后

 

王绍璠先生的《归零的智慧》,是一本关于禅文化的实证的书。

禅不是宗教,不是哲学,不是虚无,也远不只是风花雪月的谈资。

不仅不是。有一种圆明透澈的智慧,有一种出世之心和入世之行无碍交融的生命艺术,有一种永无止境的自利利他的精神。禅,正是打开这种智慧之门的方法。这也可以说是“归零”的意旨。零,不是空寂的无,而是空明中具有一切创造的可能。

《归零的智慧》一书文字的背后,是一颗透明的禅心。因为有禅心的洞察,凯撒的能还给凯撒,上帝的能还给上帝。这是一本从精神核心处还原中国思想史的本来面目、还原西方文化本来面目的书。这也是一本还原佛教本来面目的书。这是一本敢于挑战权威、力陈积非成是的偏见和糟粕、敢于引领时代精神的有“革命”意义的书。

当今的中国佛教掺杂有大量婆罗门教的糟粕,佛教非宗教信仰的、智慧的本来面目仍在很大程度上被埋藏;用西方意义上的“宗教”、“哲学”等概念来界定中国文化思想,是对中国文化的极大扭曲;唐宋以来,禅文化从精神核心处影响了儒释道,所谓儒释道自此都主要以禅文化为内蕴,所以不懂禅文化就没法谈中国文化;宋代的中国,经济社会文化达到成熟文明的高峰,背后正是禅的精神;禅文化影响了日本和韩国,成为其近代崛起的精神动力;西方文明的本质,是对神的信仰,从根本来说是偏离智慧的;中国近代的落后,正是丢失了禅文化的结果;通过实证禅文化,就能知道中国乃至世界未来该何去何从……

所有这些见解,或许很多中国人闻所未闻,也或许很多人囿于成见不愿一听。但是,如果以不带成见的心走进这本书里,就能感受到,这些论断确是拨云见日的观察,其破旧立新的意义发人深省。

禅的动力,不在于一种理论,而更在于它是一种实证。人生而有禅的实践,是明智而丰富的人生。一个民族而有禅的实践,是富足而文明的民族。禅本身不是一切,但是它能为创造崭新的世界提供根本的动力。以禅文化的心灯,重新点亮中国文化之路,并由此恢复中华民族的真精神,是用心浸入中国文化史和透入中国文化精髓后的自然想法。这,也是《归零的智慧》一书的殷切呼吁。

只要遵循特定的游戏规则,人人都能够实证到禅的智慧。参话头,是一种多快好省的实证这种智慧的方法。王绍璠先生主持的“零项修炼”,提供这种实证的机会。王先生师从南怀瑾先生四十余年,深得南先生的心传。“零项修炼”是王先生在汲取传统的禅宗修证方法内涵的基础上,赋予现代形式而打造的适合当代人实证禅的智慧的方法。

古往今来的众多实践表明,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谦虚地放下身心,提起话头,参起急切探求实相的疑情,从而打开封闭的思维,觉悟人人本有的智慧心性,并由此开创日日新的生命,是真实不虚的事情。

《归零的智慧》一书的内容,同时也是王先生在主持“零项修炼”的过程中,对学习者的鞭策和启发。书的内容,完全不是摘叶寻枝的理论探讨,而是当机而发的禅的语言。或是为了促进学人更有信心、更有动力投入到禅的实证中,所作的适时的激励;或是学人实证过程中表现出思维的僵执时,所做的直指人心的棒喝。

在指导禅修的过程中,王先生没有对禅的实证过程做条分缕析的引导,而是希望学人提起大气魄,自参自悟,自肯承当。这是类似古代禅宗祖师的一种“老婆心切”的期望。本书的语言,嬉笑怒骂不拘一格,然而在一些貌似“粗”的语言背后,可以感受到拳拳的深心:希望每个学人奋发图强承当智慧,希望被埋没的中国文化的真精神重新崛起。

作为现代版的禅宗实证方法,王先生在“零项修炼”中活用现代的语言和形式。从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科学家发现自然奥秘过程中的顿悟,到脑能的开发,到α波和β波的区别,都在以现代的语言,让学人对“参话头”的方法有更容易的了解,从而也更易于切入到参禅的实证中。这种与时俱进的引导方式,正体现了禅的创新精神。王先生说,从心智科学、人文科学到自然科学,都是他所倡导的现代禅文化所涵盖的范围。(郑汉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