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和光同尘?
(2008-11-20 14:14:05)
标签:
文化 |
分类: 禅的戏论 |
热情而虔诚的宗教人士的一个特点是,刚熟悉不久,他一定向你传布信教的好处,内心迫切希望你也入教。我没有诋毁任何宗教的意思,但是一旦有执着,便失去了圆融。因为你在抓住一种东西的时候,与其相对的东西,你就跟他擦肩而过了。而真理是应该遍一切地方的。庄子说,道在屎溺。用西方的话说,真理在屎溺。这是对的,如果屎溺里没有真理,那么真理就不是真理了。
能够跟一切人交往,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人生形态,是和光同尘的表现。这样的人,心如流水行云,他不必为遇到任何情境而烦恼。他的心是开放的。他在一切处,游刃有余。
永远不应该认为自己有多高尚,而不值得跟认为是很低的人群交往。自命清高的人,即使你修了一万年的佛法,你也注定不能领悟佛教的真谛。真正的高尚,是用最谦下的心,能跟任何的人群打成一片。
佛教的本质,是要觉悟随时随地的自由。它是不执着任何理念和生活形态的。佛教的本质,是最不具有宗教的特点的,但是历史或人类开了大玩笑,把它归到宗教里头了。
很佩服中国古代禅门的导师们,他们要破除哪怕最后一点的执取,连“佛”的概念和执着也要呵斥。但是明眼人要知道,禅师们呵斥的,是观念上的执着。你能以无所执着的心实践佛的教导,那是合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