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多经历起伏,越多理解平常

(2008-08-24 12:43:27)
标签:

杂谈

 

  虽然敢于放下是智慧的表现,但好的佛教导师并不一味劝人放弃东西。有些东西不是只凭劝说可以达到的。人自己的感受最为真切。他认识到了事物的虚幻,要他不放下也难了。

  越是宏伟和荣华,最能让人体会其中存在和虚无的变幻。北京奥运会是一场大戏。全球最热闹的大戏就要收场。一个采访赛事的同事说,比赛结束了,突然感到一种落寞。这就是一种变幻。场面越是宏大,落寞就越明显。《红楼梦》的故事,也是讲一个从荣华到落寞的历程。这种大的跌宕,最容易触动人心,教人体会世界的无常。亲自经历的人,一定最知道其中的滋味。

  我认为,敢于去经历,敢于去拼搏,敢于在世事起伏中历练,是成长的重要资质。太多的人空口说佛理,实际上内心烦恼很多。那种空和有的理论,都是停留在浅表处,象一潭死水没有力量。口头放下了,心中可能还抓得很死。

  释迦牟尼的独特,也因为他是王子。为什么要抛弃富贵和享受走进深山里?他没有发疯。所以这是一个大话头。当然,要体偿真相,不一定进山,认为学佛就要抛弃现世生活的想法是偏颇的。举释迦牟尼的例子是想说明,越是品尝了“有”,越知道它的隐身--“无”的本质。 

  如果不能体会到世事的虚幻,尽可以去追求去争取,去追逐名利,但是要用正当手段、用专注精诚的心。越有成就的经历,越容易知道无常的实相。太多这样的例子。英雄到老都归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明眼人说,真学佛首先要有英雄的气概。不怕、敢承当的人,才有资格学佛。寺院里有“大雄宝殿”,大雄就是英雄的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