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人的牺牲精神来自哪里?
(2008-07-25 22:36:3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感 |
奥运会要开了,为了安保顺利,为了道路通畅,人们很愿意做出牺牲和努力。许多北京人都义务加入了安保的队伍,日夜巡逻。志愿者报名都报不上。为了支持交通限行,好多业务繁忙的人也表示,愿意为了奥运会做出牺牲,改乘地铁。
不自私、愿意为集体或他人付出,是一种优良的品质。中国人精神血脉里有这种品质。
但是现在中国人所体现出来的牺牲精神,相当大程度上是一种临时的激情。奥运会经过倾情的宣传,变得在国家生活中无比重要,因此如果能为奥运会做点事,在很多人看来,那就是无尚的光荣。我们很多的牺牲的激情,都是这种宣传之下的情绪。
不知道多少人还在关注灾区。当时的那种付出的激情,恐怕现在在很多人那里都难以寻见。奉献灾区的激情,除了中国文化固有的“人溺己溺”的基因之外,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轰动效应下的情绪反应。
最好是从内心愿意付出,而不是由外力所挑起。
这种从心而出的力量,最平淡但是力量最大。如果不必有奥运会的召唤,人们也能主动少开车;没有奥运会的轰动效应,也能主动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付出,那才是真正的成熟的国民,真正的和谐社会的特质和。
后一篇:不需要寻找,只需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