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禅文化佛教 |
分类: 禅的戏论 |
跟女友参观潭柘寺。在门口见到了一个手提鸟笼的妇女。原来是卖鸟让人放生的。女友买了一只鸟儿,打开鸟笼,鸟儿迅速地消失得无踪无影。
我问女友:“为什么要买鸟放生?”
“我看到鸟儿在笼子里很可怜。”
“在鸟飞向天空的一刻,心情怎么样啊?”
“鸟飞走的时候,我感觉好高兴啊。”
现在的学佛者,很流行放生。但是很多的放生行为,似乎总有一种交易的东西在。“放生有功德”,“放生有福报”,很多人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放生。
我很赞赏女友放生小鸟的行为。这是一种没有功利心的放生。女友并不懂“放生”这个名词。她“放生”的动机,只是可怜小鸟的不自由。
花钱买来小鸟放走,这种动机,就是自然的布施,就是一种慈悲之心。看到小鸟获得自在而感到愉悦,这种心情,同样是慈悲之心。
带着功利之心放生,其实于心地的修行没有益处。把放生作为修行的教条来遵守,更是僵化了佛教的慈悲精神。
放生应是一种自然的行为。放生的起心动念,不应是为自己谋利。不忍另一个生命的苦难,自然生起慈悲之心而救助生命。这是真正的放生。
放走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鸟,并不是最关键的。那不忍众生可怜而想救助的心,最为宝贵。这一刻的起心动念,真有功德。而将这种慈悲的心扩而充之,那就是有爱的人生。
前一篇:禅,最通透的思想解放
后一篇:反对中医者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