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雪灾国民精神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眼下国内许多地区正在遭受许多年未见的恶劣的雨雪天气。这种极端天气又恰恰出现在无以数计的中国人返乡过节的时候,气候灾害造成的局势于是也更为严峻。
各级政府及有关的公共机构都已经开足马力,在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极端气候带来的影响,尽力保障民众都能平安回家过年。笔者以为,这种恶劣天气除了考验公共机构履行职责的能力外,置身其中的广大国民是否表现足够良好,也是保证人们能否都能顺利平安到家的重要因素。
极端天气考验民众的克制精神。在公路封闭而列车票紧张的情况下,是否还能有条不紊地排队买票,不出现争先恐后的情形?在因天气影响商品供应不通畅的情况下,商家是否能够维持正常的价格而不是乘机抬高价格?笔者从一些网站的论坛上看到,某些地方的商贩做出了乘机抬高物价的行为,比如在乘客被滞留的某些地方,一包方便面就卖到了15元,一份普通盒饭卖到了50元。由于极端的天气,环境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在这个人群尤其拥挤的时候,能否保持着不随手丢垃圾这些好习惯,能否尽量做到在内急的时候不要太无顾忌,从而给已经不堪的空间尽量少增添一些压力?有报道说,由于车辆堵塞,一些路面上已经堆起了垃圾和粪便。
极端天气也考验相互关爱精神。由于许多车辆停开,不少车站积压的人数极多。在有限的室内候车空间里,候车者能否尽量腾出空间,给更多的乘客享受温暖的机会?在滞留的过程中,能否在需要的时候,为妇女、小孩这些弱势群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比往常更加拥挤的列车车厢里,能否相互多一些关照,少一些因拥挤而发出的埋怨?
虽然年关将近,极端天气里,更需要一种从容的心态。为了让政府更有效地发挥其职能,在路上的人们耐心配合公共机构为疏通交通保障安全而采取的各项措施显得十分必要。在某地方为了安全而暂时封闭某些道路的时候,能否积极耐心地配合政府的有关措施?在不得已要在车站滞留的时候,能否尽量安心一些等待?冰雪天气导致路面湿滑,行车的司机和乘客能否多加一些小心,慢些行驶,不给自己的生命造成危险?据报道,29日在贵州境内已经发生了因为路面凝冻而发生的翻车事件,导致了25人死亡。
危机时候的克制和关爱精神,不少国家的民众都有体现。“9·11”事件发生的时候,从世贸大楼里逃生的人们,还是主动地让妇女和小孩先行。二战后的德国全国一片废墟。1945年的冬天极其寒冷,人们只得纷纷去山上砍柴烧火取暖。为了保证树木的生长,管理机构要求保护小树木,并在所有的小树木上做上记号。最后,所有做了记号的小树木都保留了下来。克制的精神当然也体现在平常的生活中。在日本的公路上,出现交通事故车辆不得不大排长龙的时候,人们都有秩序地静静等待,没有人乘机加塞而出现“一锅粥”的局面。
愈是严寒,愈是彰显松柏常青的素质。在中国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也是国民精神接受考验的时候。更多的民众的克制和从容的表现,会让回家的路多一些温暖和方便,少一些冷漠乃至悲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