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抵制恶俗,不如创造优雅

(2007-10-31 15:54:56)
标签:

时事评论

恶俗

网络

歌曲

诗经

分类: 中国文化

 

 

   40多名“主流音乐家”最近联名抵制恶俗音乐,《老鼠爱大米》、《嘻刷刷》、《我爱人民币》、《你妈是我的丈母娘》之类网络流行歌曲都在被批之列。

  一些网络歌曲的低俗是不争的事实,年轻人们的音乐热情全都被这些声响所占据,的确不是什么让人振奋的文化现象。不过,笔者质疑这种抵制是否真是理想的做法。

  被看作“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诗经》里,其实也并非只是高雅吟唱。“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诗经·郑风》里的这几句,唱的就是女孩子直白大胆地表示对心上人的怨怒,其大意是:你这家伙太狡猾,不跟我说话,不跟我吃饭,因为你,我吃都吃不下,气不打一处来。其内容跟“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的通俗—抑或庸俗--水平不是有得一拼吗?

 《诗经》里有俗,可是不仅仅只有俗。其中幽雅的诗句恐怕许多人都能说上几句。这便是关键的地方了。你不必管有没有俗的东西—是否“恶俗”暂且不讨论,因为尺度难以把握,而问题在于:你有没有雅。

凡存在必有理。孔子的“诗三百”里能容下诸如《郑风》中这种俗的词句,这种大度应该值得参考。看今天恶俗的音乐,却也有大批追随的人群,这就是需要承认的现实。这背后意味着什么呢?恐怕其中一点,应该就是对正规音乐的反叛。正规音乐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吸引大众,大众需要别的抒发渠道。有人以“馒头血案”来恶搞名导演的电影,并且追随者众,不是也因为对大制作电影的失望吗?

   如果没有创造“雅”的能力,一味抵制恶俗,是徒劳的。人心需要慰藉,你能提供什么?年轻躁动的心需要抒发,你能提供什么?没有雅,那就要归于俗或偏俗的东西。一味只知道抵制,这让我想起了城市对付小摊的做法,只管驱逐出去,却不管别人的新出路,结果并不能解决问题,小摊还是要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摆出来。

   我们现在需要的,主要不是抵制恶俗,而是创造优雅。不仅需要创造优雅,也需要为优雅的展现提供舞台。

老艺术家们在抵制恶俗的时候,有没有想到,问题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既符合大众口味又脱离低级趣味的音乐?《外婆的澎湖湾》这种当时台湾的通俗歌曲,上口又清新,给人美的享受。可惜现在大陆音乐人少有能做出来。

  传播大众音乐的媒体—主要是网络媒体,也需要多一些社会责任意识。并非完全没有好的音乐,在于主动发现并主动传播开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