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爱的孔子

(2007-02-08 10:20:20)
中国人对孔子有很多误解。其一是认为,孔子总在正襟危坐论道,面孔刻板不苟言笑。他也因此有了“迂夫子”的名号。还有那个什么孔子标准像,也在僵化孔子的形象。读《论语》,常常看到孔子幽默性情的一面。
孔子跟学生之间,常常开开玩笑。有这样一段: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 阳货)
孔子到了武城这个地方,听到以琴瑟伴奏唱歌的声音。孔子笑着跟学生子游(子游是武城宰)说:“杀机怎么要用牛刀啊?”意思是说,你这个小地方,怎么也用礼乐来治理啊?子游就回答说:“您不是说过,君子学了道接受了教化就知道爱人,老百姓学了道受了教化也容易治理了吗?”孔子就对随行的一些学生说:“子游说的是对的。我开始说的,是开玩笑的话,呵呵。”
跟人讨论问题,有时故意卖卖关子。有这么一段: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称得上懂仁吗?孔子回答说:“我不晓得啊”。等他再问,他才开始讲了。这里孔子卖个关子,幽默一下,想象中,他回答的时候大概还带着一点笑。他当然不会不知道自己学生的情况的.
 听到好的音乐,孔子陶醉其中,甚至会流露出小孩般的率真性情来。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听到好听的音乐,孔子一定要别人再唱一次,然后跟着节拍随着唱。
  喜欢好的音乐,陶醉其中,甚至会忘记了口腹之欲,甚至"三月不知肉味"了.
  还有很著名的一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各人谈自己的志向。最后曾皙谈到自己的志向是,在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装,约上一拨子人,到河边沐浴一番,在微微春风里尽情唱咏,尽情玩够了,再唱着歌回家。孔子表态说,我很同意曾皙的志向啊。
  孔子被后来号称门徒的人们抬上了供位,尤其是宋儒们最能僵化这位孔老师。孔子的一生,也常颠沛流离,可是内心充满喜乐。孔子洞察人生社会,可是内心保持着无邪的童真。也大概是“味到真是方是淡”吧。
  “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内心绝对自由自在但是却不会超越法规规范;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这么可爱快乐又性情的孔老师,不知道怎么会弄成一个“迂夫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