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普通的文章引起了网友很大的反响。也证明我们的确十分在乎自身素质的问题。无论正反的意见,都表现出这种重视来。这也证明,中国这个“礼仪之邦”,其千年文明的基因还在。
网友反馈中,多数的声音,我认为是理性的,那就是:我们自己的表现,有不对的地方,就需要改正;国人的文明程度的确还是需要提高的。
可是却又有另外的声音,而且不很少。这种声音辩解说:别人也好不了哪里去,你也去批评批评别人啊,不要看不起自己人。
的确,在欧美待过比较长时间的人,也会发现,尽管总体来说,那里的人表面上表现得比较文明一些,但实际并非许多国内媒体渲染的那么文明高尚,处处绅士处处幽雅。
更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行为表现地更加恶劣,比如一些人外国人在北京闯红灯比国内人更肆无忌惮。
问题是,即使别人全都好不了哪里去,难道我们也要跟着学坏?这是什么逻辑呢?我们要努力跟别人比谁更烂一些?
管别人是什么样呢,别人要堕落,要野蛮,让他们去堕落去野蛮好了。我们努力把自己做好,有不对的地方就改了,这有什么不对吗?
批评自己人的某些不好的做法,就是否定自己人,就是嫌弃自己人吗?因为关心,才会有批评。因为希望自己做得更好,所以有反省。因为感觉同是中国人,才有不吐不快的感觉。而且批评的针对事而来,并没有贴标签,并没有把全体中国人的全部素质都否定了啊。
一些同胞的自尊心真是很强(还是很脆弱?)啊,连对一点明显的错误的指责也不能承受。真想做一个象样的有尊严的人,错了就改了嘛。
有人说,别人在我们这里火烧圆明园,组成八国联军打我们,今天我们富有了,就应该在那里随意吐痰,“爽一爽”。
这又是什么奇怪的心态?以这样的方式来报复?以这样的方式来显示爱国吗?在巴黎在罗马在法兰克福吐了几吐,好象出了气,也好象就爱国了一回了。看来,中国人要扬眉吐气,开到欧洲去吐痰是不错的办法。
说到吐痰,倒出现了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一些人问,不吐出来,难道咽下去?中国的城市,的确空气比较污浊些,想吐的冲动就更强烈。可是,不是叫你一定要咽下去啊。请注意是叫您“不要随地吐痰”。比如,你可以把痰吐在纸巾里或者废纸里,然后扔到垃圾箱里。能这里上网回帖而又吐痰冲动比较强烈的人们,大概买一点纸巾,不成问题吧?
吐痰在很大程度上,也大概是一个习惯。习惯可以改掉。习惯随地吐痰了,好象不吐不舒服。可是一旦改掉这个习惯,似乎不吐也没什么大问题了。
有人问为什么要站在国外的角度评论国人的表现,说是崇洋媚外的心理,是以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这又是什么逻辑呢?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影响别人,吃自助餐多拿浪费……在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是不文明的行为,与崇洋不崇洋大概是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