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黎晖:沉淀十年后的摩登音乐节

(2007-10-25 10:55:45)
分类: 文化 Listings

终于坐在摩登天空的办公室与一身休闲打扮的沈黎晖近距离交谈的时候,时光仿佛一下倒退十年。那些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跟着Channel [V]里播放的MV《永远的一天(lucia)》一起哼唱你的,眼,你的,唇,你的,心,给我的日子,如同一场光影色电的重放。那个曾经大步走近远方、令当年的乐坛一震的清醒乐队主唱,如今已官称沈老板;就像人们十年前无法想象有个摩登天空唱片公司出现一样,掐指一算,它确实已存在十年了。

 

这十年后的首次摩登天空音乐节,算不算十年磨一剑?

其实这次音乐节也不是为就合摩登十年。我们去年就在筹划这件事,正好赶上今年是第十年,所以显得更有意义一点。第一届Modern Sky Festival我们就选在海淀公园,日期是102日至4日。

 

大家都知道有时候迷迪音乐节是5.1假期,有时候是10.1假期,这样摩登会不会抢了张帆校长的饭碗?

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张帆校长就是这次音乐节的执行顾问。说起要办音乐节的时候,我第一个就联系了张帆。他说没问题我全力支持你,因为这么些年都是好朋友,迷迪的时候我也给他们做顾问很多年,现在就是位置互换一下。打了一圈儿电话,圈子里的朋友都很踊跃。比如《音乐时空》的主编郝舫,《数码艺术》的主编海涛,都表示在组织策划上给与支持。然后之所以选择在海淀公园举办,也是因为它有做大型音乐节的经验,各方面设施比较容易调配。

 

那么此次摩登音乐节有什么特别之处?

就是它所倡导的是Music+这样一个概念,也就是以音乐为核心,以其它艺术形式作外围,不单单是一个音乐节的范畴。

 

具体怎么解释这个Music+?如果说类似于大声展这样的综合艺术活动,国内观众也见得不少了。

这次Music+的外围扩展我们准备弄几个部分,比如乐器展。这将是摩登天空音乐节传承下来的一个固定展,观众可以试玩乐器,吉他贝斯架子鼓都是真家伙。还有就是M Space,我们会弄出100个独立的单元格给艺术家,每个人一小格,带顶儿的,要么下雨就麻烦了。风格由艺术家自己设计布置。你在里面鼓捣自己的艺术、贩卖你的产品,都没问题,有点像创意市集。另外我们还请了20多位装置艺术家在现场的一些地点做装置作品的展示。影像部分我们已敲定会放映贾樟柯的电影,还有摩登天空一些珍贵的资料短片,肯定是想买都买不着的。另外就是对于公益事业的参与了,比如Music Love部分,就会通过这场音乐节为聋儿募款。环保理念也加入进来。总之现在很多+的模块还在持续增加,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成形的会有多少个部分。

 

等等,那Music+都这么热闹了,Music岂不是都没那么吸引眼球了?

当然不是了。Music+,核心自然还是在Music上。也许很难形容摩登天空旗下的音乐人给人以什么感觉,大体上说,indie一词(independent缩写)也许可以概括。我们这次主力邀请到的音乐人风格也是以indie为主,比如香港的陈姗妮、My Little Airport22Cats,关心他们的内地乐迷绝不在少数,只是没有契机使他们来到北京。国外的知名音乐人还正在接洽,正在与Yeah Yeah YeahsPixiesMogwai接洽。电音舞台也会是一个大重点。著名美国DJ GoldsworthySweeney等人以及大量国内外优秀电子艺人也都会聚集至此。

 

除了外国来华大牌外的亮点呢?正赶上9月北京流行音乐节,好多人看外国乐队也看烦啦。

那比如像超级市场这样的摩登老乐队,可能从来没在国内大型音乐节出现过,上次他们参加这类音乐节还是在法国,与Portishead这种大牌一起演的。还有胡吗个,大家应该好久没有见他出现在舞台上了。现在就是想让胡吗个写出《部分土豆进城》那样的歌儿也写不出来了,现在他日子过得多滋润,所以很多老歌迷就盼着他在台上唱点儿老歌。再有你也说挺喜欢Arms and Legs这支新在摩登发片的清新美国民谣,他也会参加演出。新人也有值得期待的,比如卡奇社,算是2007年出现的内地令人关注的indie团体。总体说乐队的选择挺多元的,当然不只是我们公司的乐队,比如像麦田守望者、彭坦都会来参加,基调就是要符合摩登的音乐气质。还有陈楚生,具体的还不能说,先卖个关子。但是很遗憾的是因为这是第一届,我们暂时没有开放自主乐队报名。在今后的音乐节中这一块必定改善。

 

听说您刚从英国Glastonbury音乐节回来,那这次摩登音乐节一定学习借鉴了那边不少经验吧?

咳,其实他们那音乐节就是一帮人玩儿泥去了,音乐是好,但主要是狂欢。主办提醒我们带雨靴我没带,结果去了就傻眼了。一下雨地上全是泥,大家在泥里面打滚,厕所特别脏,人们都三天不洗澡。很多国外的音乐节就是这样,他们的城市已经很发达了,缺少乐趣,音乐节是一种回归。而摩登音乐节不是这样,我们是想做一个把文化聚集起来的活动,可能从性质上说有点不同,跟国情不同也有关。

 

这么庞大的音乐节,投资得多少钱啊?肯定有不少赞助?入场费也会很贵咯?

其实大头都是我们公司自己投资的。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朋友和赞助商的支持,比如摩托罗拉、AppleLevis等,目前名单还没完全确定。不过最主要的经费还是公司自己来出。摩登还是坚持走低票价的路线,50/天的入场费,还可以吧

 

那这样岂不是不考虑回报的投入了?

也没有考虑太多回报问题,我们敢做这个事情,就是因为摩登天空这个品牌已经存在了十年。好多人怀疑我们是亏损的,其实公司还是一直在盈利,比如很多音乐的幕后创意是我们的人。这样一个独立厂牌说实话坚持十年不容易,没看那么多人都倒下了。我们还大步向前走,能签下最好的独立音乐人,都不是偶然的。

 

还有一个事儿我一直想知道,就是十年前您怎么确定要使用摩登天空这样一个名字来命名公司呢?

当时是拿单词拼字,想过叫Green World,还有其它名字。最终敲定Modern Sky是因为它是一个有想象空间、有外延的名字,感觉音乐、电影、杂志都可以叫。到现在为止我都觉得这个名字是很成功的,比如与iPod Shuffle合作,叫Modern Sky iPod Shuffle还挺是那么个意思的。你要是拿另外的唱片公司和iPod Shuffle搁一块儿,感觉都有点别扭。我们会用自己的音乐告诉你什么是Modern Sky,或者根本就不告诉你。你自己品去就得了。我们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就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工作志(2)
后一篇:书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