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偷情皇后”萧观音冤案始末(仿易中天趣说历史)

(2007-01-22 21:28:37)
分类: 史海沉钩

1,滦河之变

 

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们讲辽代的“偷情皇后”萧观音冤案。

 

金庸写小说,向来喜欢虚实结合,小说人物和历史人物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天龙八部》里他描写了一场萧峰平叛立功的场景:辽皇耶律洪基狩猎,皇叔耶律重元在儿子楚王涅鲁古的唆使下趁机起兵造反,几乎将耶律洪基逼上绝路。要不是萧峰于千军万马中擒贼先擒王,一举改变战局,整个中国历史将重新改写。而萧峰,也正是凭借此役不世功劳荣获“南院大王”爵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既成为辽国冠盖社稷的有功之臣,同时又和义弟段誉、虚竹职场身价等同,又顺便将南慕容这个落魄皇孙远远抛诸脑后。

 

在这场战役中,有一幕挟持人质表演,十分精彩:

 

皇太叔和楚王乘洪基也外围猎时作乱,围住禁宫,将皇太后等擒了来(押于阵前)。皇太后朗声道:陛下勿以老妇和妻儿为念,奋力荡寇杀贼!数十名军士拨出长刀,架在众后妃颈中。年轻的嫔妃登时惊惶哭喊。

耶律洪基大怒,喝道:将哭喊的女人都射死了!只听得飕飕声响,十余枝羽箭射了出去,哭叫呼喊的妃子纷纷中箭而死。

皇后叫道:陛下射得好!射得好!祖宗的基业,决计不能毁在奸贼手中。

楚王见皇太主和皇后都如此倔强,此举非但不能胁迫洪基,反而动摇了已方军心,发令道:押了这些女人上车,退下。”------27

 

这里的皇后,便是本文大名鼎鼎的主角萧观音----一个文武双全可歌可泣的契丹族奇女子,但可惜的是,洋洋洒洒近百万字的《天龙八部》,属于萧观音的只有一句话台词,就是那句铿镪有力的讴歌赞美声,说来也确实令人无端感慨绸缪。

 

公元1013世纪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历史阶段。辽太祖阿保机创建了以契丹族为主体的国家,屹立在茫茫草原上,随后契丹铁骑对整个中原地区造成极大的威胁,通过儿皇帝石敬瑭的“馈赠”,辽国拥有了燕云十六州等富饶险峻的关隘土地,从此胡马一日一夜之间,便可以顺利抵达大宋国的国都汴梁,自战国时修建的长城,从此失去了防御的作用。但辽国是个相对比较讲信用的国家,自宋辽两国“澶渊之盟”的缔结后,辽国119年没有侵略宋国,两国互以兄弟邦交为誓,度过了一段黄金岁月。可惜的是,“咱泱泱大国”,却没有“以诚信为本”,偏偏要私下联金灭辽,结果辽没完全灭掉,金国却看清楚了宋国的实力,这才有了“靖康之耻”,这才有了宋室南渡。

 

契丹族只有两个氏族有姓,那就是皇族的“耶律”和后族的“萧”姓,世代通婚,以保持其血统的纯正性。辽道宗耶律洪基和萧观音从小青梅竹马,两人结合也算是一段佳话。24岁登基的耶律洪基可谓过上了好日子:外交,北宋正值宋仁宗赵祯即位,赵祯是一个十分仁慈善良的好皇帝(见拙文《宋仁宗是个好皇帝》),每年的岁贡一分不少,而且执政时间也长达41年,仅次于耶律洪基的46年;内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蝗虫啊台风啊啥的也不来捣乱;庙堂上,先帝辽兴宗留下的顾命大臣忠心耿耿;后宫里,皇后萧观音领衔的美女军团各归其位。要说这耶律洪基可真算赶上了好日子。

 

耶律洪基做上了太平天子,闲来无事,养成两个爱好,而这两个爱好,几乎使他年纪轻轻就命丧黄泉,这两个爱好就是喝酒和打猎。

 

据《辽史》本纪二十二卷记载:“秋七月丙辰,(耶律洪基)如太子山。戊午,皇太叔重元与其子楚国王涅鲁古及陈国王陈六、同知北院枢密使事萧胡睹……等凡四百人,诱胁弩手军犯行宫。时南院枢密使许王仁先、知北枢密院事赵王耶律乙辛、南府宰相萧唐古……等率宿卫士卒数千人御之。涅鲁古跃马突出,将战,为近侍详稳渤海阿、护卫苏射杀之。己未,族逆党家。庚申,重元亡入大漠,自杀。辛酉,诏谕诸道。壬戌,以仁先为北院枢密使,进封宋王,加尚父,耶律乙辛南院枢密使,萧韩家奴殿前都点检,封荆王。”

 

由此可见耶律涅鲁古确实死于阵前,而且是死在耶律洪基的御用射手偷袭之下,可见金庸让萧峰建此奇功倒也有案可查。

 

小说中萧峰平叛,授予“南院大王”一职,历史真相是一个叫耶律乙辛的人加封为“南院枢密使”,那么这个耶律乙辛又是何许人也?

 

耶律乙辛,字胡覩衮,契丹五院部人。《辽史·耶律乙辛传》说他“幼慧黠,及长,美风仪,外和内狡”。始仕为大内补笔砚吏,也就是人民出版社的责任编辑职务,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因此很得兴宗皇帝赏识。兴宗死后,道宗即位,以他为先朝旧臣,任为同知点检司事,升枢密副使,类似国家军委副主席。后耶律重元、涅鲁古父子发动滦河之变,耶律乙辛配合仁先平定了叛乱,以功拜南院枢密使,晋封魏王,赐匡时翊圣竭忠平乱功臣。至此,耶律乙辛开始凭借权势、功劳和皇帝的信任,为所欲为。他日益专恣,恃宠不法,党同伐异,攻击政敌。咸雍元年,贤相上司仁先被他排挤,从此,朝臣中再无敢与乙辛相抗者。咸雍五年乙辛受诏“四方有军旅,许便宜从事,势震中外,门下馈赂不绝。凡阿顺者蒙荐擢,忠直者被斥窜”,以至于当时有谚语称:“宁违敕旨,无违魏王白帖子。”

 

耶律乙辛权势熏天了,有一个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想重振辽王朝的盛世光景,拯救日落西山的道宗江山,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她又是怎么来处理内政关系的呢?

 

请看下集《机关重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