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日志 |
天涯的“煮酒论史”这个版块,在天涯所有的三百余分论坛中,并不算特别出众,与杂谈、国观、关天等豪门比起来,相差不是一点半点,点击和排名充其量也不过是中流偏上。但其影响力不可小视,发生在今年夏天的“明月门”事件便能很好地说明问题,最终结果是赫连勃勃大王拂袖而去,当年明月远走新浪,两人一拍两散、煮酒一片萧条。但今天,大王还是回来了,我觉得多少算是个值得庆贺的事情。
历史这门学科十分有趣,怎样看待历史故事,是一个值得我国教育界专家学者研究和深思的问题,我一直觉得在应试教育中,历史其实是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但可惜的是,枯燥的书面材料、狭隘的考试机制以及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导致了 历史老师在学校中,根本不可能获得校长和上级领导的欣赏,也在崇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实际理念型家长眼里,失去了攻关的动力。但凡一个中流中学里混得比较落魄的老师,无非历史、地理、生物等副科教师,不仅远不能和英语、数学等炙手可热的老师相提并论,而且似乎日渐江河日下,如今甚至不如体育和音乐老师甜头来得多、奶水来得足,小日子过得非常不爽。
当然这也是当下我国义务教育和产业化教育下的畸形的果实,正处在赶超国际先进技术的新时代,历史地理等物事,自然吸引不了国人的注意力。但历史终将还原他的本来面目,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中华古国,浮华、浅薄的昙花一现时光层出不穷,但历史的长河悠悠而逝,也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团体能够只手遮天的。
拉回话题,接着说大王和明月。大王姓梅名毅,中国作协会员,颇有资财,生于七十年代初期,津门人士,书香门第,通晓英法两国外语,目前定居深圳,以写书为业,出版《刀锋上的文明》、《华丽血时代》等八本历史专著,也可算成是著作等身。当年明月却不知道姓甚名谁,哪里人氏,只依稀记得他今年27岁,在广东某市当一个小公务员,利用闲暇时间长篇连载《明朝那些事儿》。
我今年陆陆续续买了三本大王的书,也买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通过这四本书读下来,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大王的书博古通今,旁征博引,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可读性与娱乐性并重,而他所有的书都反映了作者强烈的个性,对待一些铁板钉钉的历史人物,绝不会为了吸引眼球或者是怀着其他目的恶意地去更改事实,这一点令我十分钦佩。读了大王的书,可以补充自己的历史知识,不会短期内有审美疲劳。缺点么也有,行文过于卖弄,飞扬跳脱,不拘小节,部分章节的史料有待商榷,譬如针对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萧观音偷情一段,可能有所偏差。
当年明月写书十分勤奋,一个朱元璋发迹加朱棣夺权,就能写上整整20万字,按照他自己的话,要写完整个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参考这个势头,再出版十本也不奇怪。明月的书冗长但不沉闷,风趣幽默,寓教于乐,讲述事件有条不紊娓娓道来,由此看来,他拥有大量的“明矾”却也毫不希奇。但从我的感受来看,明月的书深度不足,看两遍就够了,基本上不值得再看第三遍。
大王和明月的矛盾,实际上还是煮酒新老两代写手之间的冲突,按道理说,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应该眼红同样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但当面明月的点击率上升之快、势头之猛实在是令人诧异。上百万的点击,对于一个历史题材的帖子,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老写手坐不住,开始质疑新写手,而新写手的粉丝开始反击老写手(当中肯定有枪手),老写手在论坛朋友众多,自然不能吃这个江湖小辈的哑巴亏,于是振臂一呼,双方各挺板砖展开三大战役,战火由此燃烧。战火一烧,就是一月有余,闹到最后的结局,当真是令人叹息。
我个人的观点,通过我的私交好友处了解到,明月的论坛点击肯定有问题(至于哪里来的证据,恕在下不方便透露),不管是不是明月背后的书商捣鬼,明月在这事件中,总多少蒙受阴影;而大王的性格直露,也敢作敢为,但心胸不够开阔,对对手冷嘲热讽,言辞也过于刻薄,以至于在他的新书《元朝的另类历史》的后记中,也不忘记用近两千字的篇幅依旧对明月耿耿于怀,指桑骂槐,这点不好,不够丈夫,我觉得没必要。
明月已经在新浪安家了,其新浪博客也即将突破一千万,我也衷心希望这一千万是实打实的一千万不掺任何水份,由此我才真正觉得欣慰,这才是真正我们所需要的大历史!一个真正的没有写作阴暗面的大历史!
通过这起事件也给自己敲响警钟,一个人狂妄自大到了一定的程度,确实令人厌恶,以前我也差点走上这条歧途;而一个人文采再好,假如做人的人品有问题的话,更加令人不齿,这也时刻需要牢记在心。希望我能以此事件为鉴,永不犯下这些错误,如此可算是我这个和大王、明月没有丝毫交情的人今天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