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蝶衣扮演虞姬时真正达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程度。这种传统文化有一种邪异的魅力,再加上程蝶衣小时候的奇特经历,所以程蝶衣真正沉入自己的“戏梦”中,改变性别改变性格地疯狂依恋着京剧,依恋着“虞姬”、依恋着“霸王”。这种痴迷与忘我似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在时代的交替中他因戏生祸却因戏免祸,因痴迷忘我却因现实颓废。对京戏艺术的从一而终的外在表现就是程蝶衣对“虞姬”、对“霸王”的从一而终。这种忘我的热爱铸就一种飘忽、无奈的凄美人生。沧桑的人生中程蝶衣注定是因戏而生、因戏而痴,因戏而死,戏就是他的梦,戏就是他的人生。”
---题记《霸王别姬》

难得有个多云转晴的上午,在一缕阳光的照射下,品茗着刚沏好的一壶茶,心无旁骛地翻开文硕送给我的《首席娱乐官》,周末就这样过去,不觉得虚度,只是惬意。
渐渐地,我进入到文硕的歌舞世界里,书中的字里行间,片言只语,无不透着文硕的视野与智慧.“思考出“我思我故在”和“存在就是合理的”等的哲人们,已经消逝在了历史的烟云中。但他们的思想却无时不在证明着我与存在的社会价值、自我与他我的相互印证、主体与客体的存在合理及融而为一以及把握现存机会加以充分利用的现实意义。世界的缤纷五彩如是,信仰的差别存在如是,娱乐文化信息稍纵即逝如是,《超级女生》的刮遍神州神话般的存在如是。”
读完《首席娱乐官》,感觉到自己活得很渺小。依依不舍的合上书,却仍然不时的回味着书中散发出来的余香。
书中除了让我看到文硕风光十足的表面,更让我感触到他光鲜背后暗藏着的孤独与寂寞。自打2002年他在上海大剧院看完《悲惨世界》之后,就义无反顾的投身歌舞剧事业当中。为了打造自己的歌舞王国,不惜“休掉”了自己几家公司,变卖了自己旗下的房产。这期间所经历过的酸甜苦辣或许只有文硕自己才可以去细细品味。
《爱我就给我跳支舞》的“三起三落”和为了追求纯正的歌舞剧放弃丰厚的投资和报酬,一系列的举动更加让人们明白文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反观当下乌烟瘴气的娱乐圈,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为了出名,花边新闻层出不穷。此时的文硕却如同一个心如止水者,虽繁华纷扰之间红尘,已然空无一物。在他迷恋上歌舞剧这几年,一直用最“笨”的方法坚守着属于自己理念的歌舞剧“阵地”。他自诩自己是苦行僧,叶茂中也曾感慨道:“理解文硕,理解人生。”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后生晚辈,我唯有默默地为他祝福,祝愿他早日实现自己的歌舞剧梦想。
全书最值得我称述的篇章当属文硕与叶茂中的故事了。就在前年,我机缘巧合的爱上了广告,爱上了营销策划,说实话,咱心里憋攒着好多话想跟叶茂中这厮说。但此刻,我仅想用自己笨拙的文笔写意出两位大师的深厚友谊。

这是一个“酒逢千杯知己少”的时代。朋友一大堆,知音却愈发的稀少。我们拜倒在一切尽在酒中,然后那所谓的“友谊”就在酒精中得到升华。我们发觉自己很难像以往一样,三两知已,围炉而坐,肆无忌惮的吟诗品茗。
平心而论,什么才是知己?你一开口,他就知道你在说什么,他能感你所感;坐在一起,别说喝酒,一句话也不说也能感到幸福快乐。
我想,叶茂中之所以称文硕为“大师”应该是他们之间有着相同的基因吧。有人说有种义气叫舞蹈,他们彼此间的奉承与感动,成为了他们一生中最大的收获,什么甜言蜜语也比不上兄弟之间的义气。
在这个充斥着厚黑学、潜规则、尔虞我诈的中国广告界里,穿越过《首席娱乐官》,我看到的是两位大师真挚无私的友情和伟大的人性光辉。感谢文硕,感谢叶茂中。因为你们,我才明白,原来比利益更重要的情谊是永远存在的。
再过两天,文硕的哆唻咪将音乐剧酒吧将在北京试营业。这也意味着文硕又实现了人生一大目标。一种长相厮守的坚持也得到了完满的结局。
电影里,当程蝶衣真正达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时候,也意味着他即将谢幕于世。
现实中,当文硕真正达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同时,也标志着他站在了歌舞剧事业的巅峰。
巅峰过后是否是下一个深渊的起点!文硕故事的精彩是否还未完待续?
我一直坚信,视野决定格局。未来,中国的歌舞剧将是什么个格局?
文硕,在用行动告诉你!

“不疯魔不成活”的文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