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剧巨星MARY MARTIN在《音乐之声》中
2002年的一天,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我一听,是孟欣导演。她说看过我的《这就是娱乐经济》和《电视营销传播》,希望我能为《同一首歌》品牌号脉。当时,我正好与一个在英国攻读音乐硕士的朋友在研究英国POP IDIOM的中国化问题,所以,顺势强烈建议CCTV《同一首歌》的孟欣导演,借鉴这个在英国火得不能再火的音乐节目《流行偶像》(它也是《超级女声》的原型),以改造和更新《同一首歌》品牌,使其真正成为像红磨坊、迪斯尼那样的经典文化品牌。当时,我对孟导反复强调:这个栏目的创意看起来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市场运作已经炉火纯青,以别人的套路外加我们自己的娱乐元素,同时考虑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地域文化特色等,绝对火爆和稳赚!我曾经专门对照研究过国内的一些节目,比如当时的各类歌手大奖赛,央视的《音乐擂台》、《造星工厂》等,它们都没有切入到流行音乐最为本质的东西。如果将这个英国节目中国化,肯定能成为与当时《开心辞典》一样的热门音乐品牌,再创音乐产业史上的奇迹!在担任《同一首歌》首席品牌策划的过程中,我不断向孟欣指出:把《同一首歌》当成一个产业来开发肯定没错,毕竟不能只靠一个歌会打天下,只有在电视栏目以外进行《同一首歌》的后产品开发,把《同一首歌》当成这个产业的核心来建设,才是《同一首歌》品牌的最好出路。可惜,由于种种非孟导所能左右的原因,这些方案一直没能来得及实施。
去年超女火爆,现在《同一首歌》才想起学超女,而且还搞农村秀,这对《同一首歌》品牌将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些不是《同一首歌》应该做的,即使要学超女,也应该在更高平台上进行品牌提升,而不是降低自身形象。我几天前给《同一首歌》关键人物建议:美国NBA最近找到我,希望我能策划一个方案,也是按超女模式在中国选CHEER LADY(美女拉拉队),如果《同一首歌》能与NBA合作,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没想到《同一首歌》再次沉默不语。
《同一首歌》在品牌发展上必须创新,否则,没有科学的品牌策划,前途将令人担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