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上最详尽最准确的关于陈露运动生涯的介绍

(2006-04-07 18:03:33)

成为世界冠军

在1995年英国伯明翰举办的世锦赛中,陈露在电影《末代皇帝》的配乐下,成功完成五个三周跳(其中一个为勾手三周跳接后外点冰两周跳的联合跳跃)。陈露干净利落、充满激情的表演,不但赢得观众的满堂喝彩,也赢得了裁判的青睐。她最终力压法国选手Surya Bonaly、美国选手Nicole Bobek和关颖珊(Michelle Kwan)、以及俄罗斯选手Olga Markova,成为中国第一位花样滑冰世锦赛冠军。(详见下面的附表7和附表8。)当时美国NBC电视台体育评论员和艺术编导桑德拉·白齐克(Sandra Bezic)在陈露自由滑节目开始时解说道:“在这套自由滑中,她(陈露)说她要在这个源于西方的体育运动里融入她的亚洲传统。”

附表7:

最终名次 运动员 短节目阶段名次 自由滑阶段名次 总分
1 陈露 3 1 2.5 ( 3 * 0.5 + 1 = 2.5 )
2 Surya Bonaly 4 2 4.0 ( 4 * 0.5 + 2 = 4.0 )
3 Nicole Bobek 1 4 4.5 ( 1 * 0.5 + 4 = 4.5 )
4 关颖珊 5 3 5.5 ( 5 * 0.5 + 3 = 5.5 )
5 Olga Markova 2 5 6.0 ( 2 * 0.5 + 5 = 6.0 )

附表8:

1995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标题2}}}
地点 伯明翰,英国 日期 1995年3月
赛事 {{{赛事}}} 地点 伯明翰,英国 日期 1995年3月
最终名次 第一名(金牌) 教练 李明珠 艺术编导 Toller Cranston
阶段 短节目 自由滑 答谢表演
音乐 门德尔松钢琴协奏曲 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
?
用时 2分32秒 4分12秒 ?
跳跃动作 3 Lutz + 2 Toeloop, 3 Toeloop, 2 Axel 3 Lutz + 2 Toeloop, 3 Flip, 2 Axel, 3 Loop, 2 Lutz, 3 Salchow, 3 Toeloop, 2 Axel ?
跳跃、抛跳和捻转动作 {{{跳跃、抛跳和捻转动作 短节目}}} {{{跳跃、抛跳和捻转动作 自由滑}}} {{{跳跃、抛跳和捻转动作 答谢表演}}}
裁判 意大利 日本 奥地利 英国 中国 俄罗斯 加拿大 捷克 斯洛伐克 意大利 日本 奥地利 英国 中国 俄罗斯 加拿大 捷克 斯洛伐克 /
技术分 5.7 5.7 5.8 5.4 5.8 5.7 5.5 5.6 5.6 ? ? ? ? ? ? ? ? ? /
艺术分 5.7 5.7 5.8 5.6 5.8 5.8 5.8 5.6 5.7 ? ? ? ? ? ? ? ? ? /
裁判名次 ? ? ? ? ? ? ? ? ? ? ? ? ? ? ? ? ? ? /
阶段名次 第三名 第一名 /
  • 陈露在自由滑中的第二个勾手三周跳(3 Lutz)只做了两周(2 Lutz),这影响了技术环节的得分。
  • 1995年世锦赛女子单人滑冠军是中国的陈露,亚军是法国的Surya Bonaly,季军是美国的Nicole Bobek。

在1995年世锦赛成为世界冠军后一段时间里,陈露出现了状态下滑。1995-1996赛季,她的比赛成绩起伏不定,且受到了不断涌现出的更年轻的对手们的挑战,例如美国的关颖珊(Michelle Kwan)和俄罗斯的伊丽娜·斯卢茨卡娅(Irina Slutskaya)。尽管她在1995年秋季的冠军系列赛(后更名为大奖赛)三个分站中获得冠亚军,但还是遇到了麻烦。例如,在法国站,她的短节目仅列第七,而自由滑却是第一。在日本站中,她在短节目阶段和自由滑阶段都克服了困难,最终获得第一。然而在冠军系列赛总决赛上,她短节目排名第一,却因在自由滑阶段出现一系列失误最终落到第四,而关颖珊和斯卢茨卡娅分获冠亚军,这成为她在该赛季的最低点。因此,一些评论认为,以陈露当时的状况很难在接下来的世锦赛上蝉联世界冠军。

然而,在1996年世锦赛中,陈露滑的非常好——比她所有赛季都好——却只获得了第二名,输给了关颖珊。在自由滑阶段,她俩都因出色的表现分别获得了两个艺术分(Presentation)6.0满分,但关颖珊的技术分(Technical Merit)更高。自由滑阶段的9名裁判中,有6人认为关颖珊领先于陈露,另外3人则认为陈露领先于关颖珊,最终陈露卫冕世界冠军失败。(详见下面的附表9、附表10、附表11和附表12。)由于这场比赛冠亚军都发挥极佳、旗鼓相当,时至今日,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冠军,依旧是众说纷纭。例如,一种解释认为,关颖珊比陈露多做了一个后外点冰三周跳(难度最低的三周单跳),有更复杂的旋转,因此技术分更高。但有不同意见则认为,陈露比关颖珊多做了一个两周半跳,且陈露的后内点冰三周跳接后外点冰两周跳的联合跳跃的难度比关颖珊的后外点冰三周跳接后外点冰两周跳的联合跳跃高些。又如,在自由滑的最后一分钟里(此时选手往往因为体力下降而不能很好的完成高难度的跳跃动作),陈露完成了三个三周跳和一个两周半跳,其中一个是难度很大的勾手三周跳;而关颖珊只安排了两个三周跳。但在步法的难度和整体的舒展程度,关颖珊又强于陈露。由于音乐题材和表演风格的迥异,两人的艺术分到底谁应该更高,更是见仁见智。甚至有观点认为,如果是关颖珊先出场,陈露后出场,也许是陈露获得冠军——因为两人的表现实在是太好太接近了,以至于裁判很难精确的判断究竟谁的更佳。

尽管陈露在1996年世锦赛只获得亚军,但她在短节目和自由滑中的精彩演绎却成为了经典。尤其是自由滑的那套《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2, second movement),被普遍认为是该世界名曲在花样滑冰中的最佳演绎版本之一,是陈露同时在技术和艺术达到的个人巅峰。

  • 1996年世锦赛女子单人滑冠军是美国的关颖珊(Michelle Kwan),亚军是中国的陈露,季军是俄罗斯的伊丽娜·斯卢茨卡娅(Irina Slutskaya)。
  • 跌入低谷

    陈露在1996-1997赛季跌入低谷,她的比赛成绩非常糟糕。一方面她有伤在身,另一方面她与多年的教练李明珠关系破裂。她退出了1996年秋季的比赛,一边养伤,一边为1997年世锦赛作准备。然而,由于技术水平下降、体重明显上升,她在1997年世锦赛的短节目的技术环节出现了严重失误,耻辱般的位列第25名,失去了继续参加自由滑比赛的资格[12],也导致中国失去了直接参加次年于日本长野举办的第十八届冬奥会女子单人滑比赛的入场券。(详见下面的附表13。)

    1997年5月,刘洪云成为陈露的新教练,为争取参加次年的冬奥会作准备。此后的数月,她在魔鬼般的艰苦训练中度过——不仅要大幅减轻体重,克服伤病,还要提高自己的技术难度,这是因为涌现出来的美国的塔拉·利平斯基(Tara Lipinski)和俄罗斯的伊丽娜·斯卢茨卡娅(Irina Slutskaya)等一批新星都能完成难度很高的技术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同年第四季度举行的冬奥会落选赛中,陈露获得第一名,终于踏上了通往奥运会的末班车。

    尽管勉强拿到了冬奥会的参赛资格,陈露此时的竞技状态早已大不如前,以前轻松完成的很多动作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毛病。而美国的塔拉·利平斯基和关颖珊(Michelle Kwan)、俄罗斯的玛丽娅·布蒂斯卡娅(Maria Butyrskaya)、伊丽娜·斯卢茨卡娅和Elena Sokolova、德国的Tanja Szewczenko等人都风光无限。因此,直到冬奥会前,几乎没人认为陈露能够像以往那样顺利地登上领奖台。

    1997年世锦赛女子单人滑冠军是美国的塔拉·利平斯基(Tara Lipinski),亚军是美国的关颖珊(Michelle Kwan),季军是法国的Vanessa Gusmerol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