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露(1976年11月24日—),吉林省长春人,中国最成功的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运动员。她于1994年在第十七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获得了中国第一枚(亚洲第二枚)花样滑冰冬奥会奖牌,于1995年在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成为中国第一位(亚洲第三位)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并于1998年在第十八届冬奥会中获得了中国第二枚(亚洲第三枚)花样滑冰冬奥会奖牌,成为亚洲第一位连续两届冬奥会都获得奖牌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因精彩演绎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她在中国被称为“冰上蝴蝶”。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f/Olympische_Ringe.svg/80px-Olympische_Ringe.svg.png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
花样滑冰 | ||
铜牌 | 1994 | 女子单人滑 |
铜牌 | 1998 | 女子单人滑 |
业余运动员时期
陈露是1990年代获得奖牌最多的花样滑冰业余运动员[1]之一,包括两枚冬奥会奖牌、四枚世锦赛奖牌和九次全国冠军。她的成功为中国花样滑冰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并激励着更多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
崭露头角
在1990年代初,作为一名年轻的花样滑冰运动员,陈露就已展示了她惊人的运动才华和艺术天赋。她能很轻松的完成五种三周跳即后外点冰三周跳[2]、后内三周跳[3]、后外三周跳[4]、后内点冰三周跳[5]和勾手三周跳[6],还有两周半跳[7],以及含有三周跳的联合跳跃[8]。事实上,与同时期的世界顶尖选手包括山口克丽斯蒂(Kristi Yamaguchi)、伊藤绿(Midori Ito)、Tonya Harding、Surya Bonaly和Nancy Kerrigan相比,陈露常常能完成更多的跳跃。例如,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1991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自由滑阶段中,她完成的三周跳比前五名都多,共有七个三周跳,包括一个后外点冰三周跳接后外点冰三周跳的联合跳跃。(详见下面的附表1。)那时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刚刚步入三周跳时代,因此年轻的陈露受到了广泛关注。当时的美国体育评论员,例如斯科特·汉密尔顿(Scott Hamilton)[9]和桑德拉·白齐克(Sandra Bezic)[10]都对她称赞有佳。
在1991-1992赛季,陈露成绩骄人。1991年秋天,她成为首位在美国参赛的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加州奥克兰举办的这届花样滑冰冠军系列赛(后更名为大奖赛)美国站中,她获得第四名,而一同参赛的山口克丽斯蒂和Tonya Harding是当年的世界冠亚军。
陈露在1992年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中蝉联季军后,随即在第十六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获得了难以置信的第六名,震惊整个花样滑冰界。在这届冬奥会中,她的跳跃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示。例如,她是极少数尝试在联合跳跃中完成勾手三周跳的的选手之一。尽管她完成了这个复杂的联合跳跃,但由于在其它规定动作上出现问题,短节目阶段结束后仅列第十一名。随后的自由滑阶段里,她完成了六个三周跳,比前五名都多。值得一提的是,她是该届冬奥会前六名中唯一没有在跳跃环节摔倒的选手。(详见下面的附表2。)
1991年世锦赛女子单人滑冠军是美国的山口克丽斯蒂(Kristi Yamaguchi),亚军是美国的Tonya Harding,季军是美国的Nancy Kerrigan。
1992年冬奥会女子单人滑冠军是美国的山口克丽斯蒂(Kristi Yamaguchi),亚军是日本的伊藤绿(Midori Ito),季军是美国的Nancy Kerrigan。
早期的成功
陈露在1992年第十六届冬奥会中的成功,令花样滑冰界意识到她将成为女子单人滑奖牌的有力竞争者。随后,陈露在1992年和1993年两届世锦赛中都获得了铜牌,这是中国运动员的第一枚和第二枚花样滑冰世锦赛奖牌。(详见下面的附表3和附表4。)在1994年第十七届冬奥会中,她在日本作曲家久石让为动画大师宫崎骏制作的电影《风之谷》配乐伴奏下,完成了六个三周跳(一个后内点冰三周跳落冰后单手扶冰),并赢得该项目第三名,成为首位获得花样滑冰冬奥会奖牌的中国运动员。(详见下面的附表5。)但她的这次成功并未立即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当时的花样滑冰界和新闻媒体的焦点,一是美国女子单人滑运动员Nancy Kerrigan和Tonya Harding之间的论战,二是如流星般昙花一现的该届冬奥会女子单人滑冠军、年仅16岁的乌克兰少女Oksana Baiul。
在1994年2月的第十七届冬奥会后,该届冬奥会女子单人滑冠亚军Oksana Baiul和Nancy Kerrigan都不再参加业余比赛,于是该届冬奥会季军陈露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同年3月世锦赛冠军的热门人选。事实也正如此,她在该届世锦赛资格赛中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然而,突然而来的骨折,令她在世锦赛短节目阶段开始前的最后一刻被迫退出,并威胁着她的运动生涯。(详见下面的附表6。)同年秋天,在名古屋举办的冠军系列赛(后更名为大奖赛)日本站中,陈露获得冠军,成功复出。
- 陈露在自由滑中的后外三周跳(3 Loop)只做了两周(2 Loop),这影响了技术环节的得分。
- 陈露在自由滑中的第二个勾手三周跳(3 Lutz)只做了两周(2 Lutz),这影响了技术环节的得分。
- 陈露在自由滑中的后内点冰三周跳(3 Flip)只做了两周(2 Flip),随后立即成功补做了一个后内点冰三周跳,但依然影响技术得分。
- 陈露在自由滑中的后外点冰三周跳(3 Toeloop)只做了两周(2 Toeloop),这影响了技术环节的得分。
- 1992年世锦赛女子单人滑冠军是美国的山口克丽斯蒂(Kristi Yamaguchi),亚军是美国的Nancy Kerrigan,季军是中国的陈露。
- 陈露在短节目中的勾手三周跳接后外点冰两周跳的联合跳跃(3 Lutz + 2 Toeloop),因与场边挡板距离过近而撞上了挡板和摄像机(未受伤),这影响了技术环节的得分。
- 陈露在自由滑中的勾手三周跳接后外点冰两周跳的联合跳跃(3 Lutz + 2 Toeloop),因为前后两跳没能立即接上,成为勾手三周跳和后外点冰两周跳的连续跳跃[11](3 Lutz + 2 Toeloop + SEQ)。
- 陈露在自由滑中的后内点冰三周跳(3 Flip)落冰时失去平衡,手扶冰面,这影响了技术环节的得分。
- 1994年冬奥会女子单人滑冠军是乌克兰的Oksana Baiul,亚军是美国的Nancy Kerrigan,季军是中国的陈露。
1994年世锦赛女子单人滑冠军是日本的佐藤有香(Yuka Sato),亚军是法国的Surya Bonaly,季军是德国的Tanja Szewczen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