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杂谈 |
分类: 观天下——地产快评 |
最近网上讨论比较激烈的是房价调控目标的公布,几十个城市基本上都将“房价上涨控制在10%左右”作为自己的调控目标,这让很多闲来无事的人愤怒,指责说这不是调控房价,而是制定涨价标准。这里我对这些所谓的批评并不想评论,也不想去讨论房价该不该涨,我只是想要用一个业内人士的视角,去讨论地方政府设计这个指标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假设我是一个开发商,在一个限购城市有一个项目,现在要面对的状况是:客户观望气氛日渐浓厚,限购政策让我的客户损失很多;银行信贷基本没戏,客户贷款难上加难;尽管本月的CPI到了6%,我也想跟客户对赌,看他们能不能熬得过资产缩水,但是我仍旧不得不面对日益强烈的资金压力,毕竟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对未来的市场我并不乐观,尽管政府公布了调控目标,似乎是个利好,但是如果消费者不急于购房,我怎么敢涨价呢?
假设我是一个消费者,政府公布了所谓的调控目标,我认为今年的房价最多也就涨10%左右,现在的CPI已经到了6%,看来买房子还是保值的。更何况我认为:从长远看,房子这个东西还是靠谱的,而且自己着急买来住。于是我会在各个售楼处之间游走,会发现根本没有一个楼盘涨价,而且部分楼盘似乎还有优惠促销的现象出现,我想买房时间不差这几个月,现在政策这么不稳定,还是等等看吧。
以上就是我对现在市场的描述,地方政府现在出台的所谓目标根本无助于挽救楼市的松动,楼市已经进入一个微妙的时期。2010年的牛市让所有开发商都调整了2011年的预期,很多上市公司的开发量摆在那里,用句时髦的词叫:你买或者不买,房就在那里,不多不少。可是对于开发商来讲,你不买他就没业绩,公司运营的压力在那里。所以你买不买他都得卖,如果你观望,他就要让你冲动。那么怎么能冲动呢?我想傻子都知道,除了促销就只能推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