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策略竞争2011房产 |
分类: 战江湖——操盘自白 |
我做房地产这个行业12年了,2002年前还见过烂尾楼,还有开发商不赚钱,搞得很狼狈。2004年后中国的房地产就跟打了鸡血似地火,没有开发商不赚钱(至少我周边的是)。2008年一阵调控让开发商惊出了一身冷汗,尽管那年我帮助客户攻城掠地,但是都是惨胜,如果调控再坚持半年,估计就会有很多开发商挂掉。值得欣慰的是雷曼兄弟凭借无国界的阶级情感,挽救了中国的开发商,造成了2009年到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火爆,让开发商都幸福得红光满面。开发商变得不知风险为何物,不知道竞争为何物,不知道什么叫产品,因为那时候没有卖不出去的楼盘,多么次的产品都能卖,所以很少有开发商再去研究产品,研究对手。即使是竞争,也是“君子之争”,连面红耳赤的时候都没有,更不用说拔刀相向。然而今天我要说的是,2011年,一切都变了。对于一个城市的开发商来讲,你多吃一口,别的开发商就少吃一口;你粮食多,他就得饿死。2011年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个时点应该是2011年5月以后,到10月将达到高峰,到年底将变得惨烈。
作为一个以智力谋生的人,我最讨厌进入这种白刃战,2008年我是没有选择,可是看现在的形势,2011年我将再次披甲上阵,因为客户决定的很多事,我说了不算。孙子兵法在谋攻篇中说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而我们将进入的是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对决游戏。
对于房地产营销而言,我认为竞争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竞争是:战地,也就是在选地的时候就奠定了自己最佳的竞争优势。因为现在任何一个大的公司在拿地的时候,不会说连这块地将来想做什么都没有想好。所以当一块土地在被取得的时候,地段就给了项目一个唯一属性,地价给了项目最大的成本优势(当然也可能是劣势),定位却可以给项目一种跟对手全然不同的差异优势。
第二个层次的竞争是:战机。我们做了这么多年项目,都承认中国市场是个“政策市”,并且地方政府为了拉动城市发展,经常会推出各个地区的热点。比如去年年底河北省推出的环渤海经济圈即将对接北京的消息,比如现在北京推出的大兴第二机场动工的消息,任何一个利好都足以支撑一个项目兵不血刃地开盘大吉。因此学会随时、随势、随大人,是房地产第二个层面的竞争,看似投机,却是功力。
第三个层次的竞争是:战力,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广告整合传播和销售的直接攻击。说实话在这个阶段,如果没有产品做支持,没有价格做后盾,你能做的就是像现在许多的发单公司一样,通过人海战术将客户拉到现场。这种办法在形势好的时候姑且有效,在2011年用处不大。在2011年如果您的项目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那么我说句真话,如果没有价格做后盾,谁来做这个项目也是扯淡。即使有了价格优势,也只是某个时点的优势,因为你很快就会遭到对手的反扑,你的价格优势在几天之内就会当然无存。对于我而言,尽管我在第三个阶段从来没有败过,但是想起来,也都是惊心动魄,说实话干一年要少活好多年。
在房地产营销竞争中,尽量不要让自己的项目进入第三个阶段,这是对开发商成熟度的考量。作为一家咨询公司,博策堂做不了开发商的主,所以我们只能走哪说哪,毕竟成也开发商,败也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