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发商面临生死选择

(2011-03-21 23:12:36)
标签:

策略设计

房产

分类: 观天下——地产快评

去年年底我写了《开发商面临战略转型》这篇文章,是在土地拍卖政策改变的背景下写的,现在这篇文章的背景是:预计2011—2012年每年1000万套的保障性用房供给,其中包括每年200万套的经济适用房,数量之多,就连我们公司现在都已经有人去申请了。

我们知道支撑中国楼市的主要力量是刚性需求,至少很多市场50%-70%是刚性需求,以我的经验看,这些刚需中有一半的人都具备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条件。2010年中国的销售量约为1000万套,也就是说未来普通商品房至少20%的客户会被分流。再加上现在的银行政策,信贷规模缩减40%,即使你能买到信贷指标,可是毕竟总供给少了。按照以往至少70%的贷款客户比例,预计整个市场将造成28%的客户无法购买,也就是说在新政下,未来的市场中,购买力可能被迫减少或分流50%。如此来算,也就是说2011-2012年全国商品住宅的销售量可能会在500-600万套,那么按照20101000万套市场规模供给的开发商必然面临一个可怕的选择。我们知道,如果一个项目开盘销售率不能达到40%以上,这个项目的风险就会很大,如果地价再过高的话,销售率必须超过50%,可是在购买力衰减50%的情况下,以往市场好的时候开盘也就卖个60%以下的开发商,现在基本就面临现金流断档的可能了。即使很多大的开发商现在也需要真的看看今年的指标和战略了,可能真的需要调整了。战略执着并不排斥战略柔性,人生有时候绕一个弯,可能更早到达终点。企业不是一年发展起来的,也不用争一年之得失。那么作为一个开发商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战略呢?

首先对于小开发商:这类开发商手里就一个项目,我认为方法有三,一是在市场还没恶化之前出手部分股权,降低自己的风险;二是通过团购消化部分刚需产品,以低价格收回部分成本,降低风险,保留部分高附加值产品面对市场,保证利润;三是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将策略性降价融入其中,保证市场抗击打力。对于小开发商而言,现在胆小点比胆大活得长。

对于中型房企:我认为需要调整公司的产品线宽度和市场范围选择,提高公司研发和营销的职能化集权管理,因为这类公司的人才数量有限,过度分散不仅不利于产品创新而且不利于推广协调。最关键是将公司60%的供给放在安全区内,而不是把未来60%的供给放在和保障房竞争的平台上。这类公司只要自己不太贪,如果真的能做好研发和营销,必然在这次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至于是不是能脱颖而出,取决于这类公司选地的能力和资金运作的能力。这类公司,胆子太大,死了;胆子太小,没了;中道是王道。

对于大型房企:一般资金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如何建立自己的战略纵深,如何运作自己的资金可能成为对这类企业最大的考量。城市选择、职能赋予、土地组合、产品宽度,这类企业玩的是局,中国是一盘棋,在哪下比如何下重要。对于这类企业我要说恭喜你,大鱼吃小鱼的日子来了,哥哥你大胆的往前走吧,不要在意2011年的销售指标减少,只要你活着,江山将来都是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