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快餐厅的思考
(2010-07-18 14:15:38)
标签:
思考方法相对竞争优势杂谈 |
分类: 战江湖——操盘自白 |
最近一个朋友疯狂迷上了快餐厅,梦想是做一个连锁的巨头,本来这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然而职业的习惯,让我有机会去近距离的观察一个快餐厅的前世和今生,于是我更愿意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思考——假如我为一家快餐厅的老板提供咨询,我会怎么说。
我发现所有做营销出身的人,当他改行的时候都会犯一些共性的错误,比如我当年做四方易联,朋友今天做快餐,今天这里写下的是我自己的一些思考,不见得正确,因为我也不是专家。我认为一个快餐厅连锁品牌想要成功,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核心产品的确定,以及衍生产品线的确定;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产品的种类,因为如果你想做一家连锁的快餐,过于简单的种类是无法支持一个200平米的营业面积的,你可以参考肯德基,看看他有多少种食品、小吃和饮品,还有它一般多长时间推出新品拉动市场。
第二:定价;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不是越便宜利润越大,因为人数有限,因此你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5元能吃饱,30元能吃好的基本状态。这个标准不能做的,就每个人50元,要不就每个人最多10元,这样的快餐厅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你没有利润。
第三:选址;在三线城市,如果你产品是比较传统的,那么你的客户一定不是年轻时尚的女孩,因此你的选址要不在高档的居住区集中地,要不你最好在次商业中心里,比如大型超市和商场旁边,不要试图在租金低廉的地方找到额外收入,我在北京投资的经历告诉我,你最好去有鱼的地方打渔,不要刚开始就想找个空白等鱼入网,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专业判断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个能力。
第四:规模;我认为在任何城市经营快餐,你都要做好客容量的设计,既不要盲目求大,也不能过于精简,太多的面积不仅会浪费更多的资金,而且会让餐厅失去热闹的气氛。你去看看肯德基还是麦当劳,他们的二层有多少时候是满的呢?如果我开个快餐厅,我的面积就是我所在城市所有肯德基一楼的面积的平均值。
第五:成本;我们这些干营销的人特别愿意把店装的很“体验”,就如我当年的“华纺店”,然而这更多是一厢情愿的做法。装修简单有效即可,过度的装修在产品的单薄下不能弥补企业的收入。同样快餐是薄利的行业,因此如何控制每一度电、每一度水对于一个想要做连锁的老板也是一个大课题,当然人员的数量更是个大课题。
第六:时间;快餐竞争的是时间,如何在好的基础上,保证快,这是一个老板的课题。
第七:服务;让你的服务人员像个服务人员,让你的送餐电话贴满周围公司的小黑板,那是一个做营销人的基本功。
写了七条实际上还是浅尝辄止,毕竟隔行如隔山,但是有些东西还是有些共性,比如我们坚信的“开盘必胜”,这是屡试不爽的法则。对于我个人而言,不做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不做低利润率行业,不做靠管理致胜的行业,这是我2008年赔了之后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