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策略逻辑房产 |
分类: 战江湖——操盘自白 |
今天开了一天郁闷的会议,碰见了些许没有脸的咨询顾问,我见过提案狗屎的咨询公司,头一次见到是狗屎还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是为了锻炼团队,年轻人就是这样,需要成长,因此尽管差,还需要客户给尊重,我真想问他:收钱的时候,你干什么了?去医院挂了一个专家号,却派一个实习大夫给你看病,哪个客户不急啊?我总是对我的徒弟们说:做我们这行的,脸都是自己丢的,想要脸就把本事长大。
在那痛苦的几个小时中,我思考了一下策略思考的逻辑,这也是他们今天报告出问题的关键。传统的策略逻辑报告是什么?基本上全是上来罗列一盘子历史数据,然后罗列一盆竞争对手的数据,然后开始说我们该如何如何,实际上这都成了套活了,闹得本来思考的关键点被一些没有理解的人弄得七零八碎的。
下面我谈谈我现在认为的三种思考路径,也许有些偏颇,自己慢慢完善吧!
第一种路径:从竞争对手入手,研究对手的特点,然后做出相应的对策,这是所谓的相对竞争优势理论,这种思考路径适用于于短期内、对手明确的状况,如果周期过长,或者竞争对手不可控,这条路径不行。
第二种路径:从消费者入手,重点研究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并对消费特征进行前瞻性预测,于是衍生出三种产品策略:添补空白点策略、引爆需求策略和创造需求策略。这种方式在现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状况下,添补策略适合短期项目和非竞争激烈市场,后两者适合长期竞争激烈市场或者需求饱和市场。
第三种路径:从趋势入手,根据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和消费特征的群体演变趋势,判定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产品,这种策略一旦制定大多数是改变游戏规则的策略,比如数码相近代替胶片,比如MP3代替随身听。
以上三种路径并不是单一使用,它往往会在一个报告中综合使用,但是多为第一种和第二种组合,第二种和第三种组合,当然也有全部组合;一和二组合适用于中短期(1-3年)策略;二三组合使用于中长期(5年以上)战略。
写到这,我就结尾了,相信有的人看的懂,有的人看不明白,前几天一个朋友说我的博文理论性太强,显然是写给自己的,我承认!我最近写的博客大多数是为了下一步完善那个我已经交稿但是自己还是不是特别满意的报告的,策略不是我的工作,而是我的理想,我生命的价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