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自己的人生只有进入减法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就像佛教的戒定慧,首先是戒,而戒实际上就是减法的代名词,但是对于现在的中等规模的开发企业来说,所谓的减法可能将是致命的,而加法可能成为其在当今市场状况下依旧保持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套房贷政策的收紧对开发商来讲是又一次的大考,我们负责的说这必然对楼市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短期内就是部分住宅的销量大减,售价停步不前。我们试想如此政策,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了二套房屋的购房门槛,说实话,真正把买房当成投资的人,恐怕大多数都不仅仅只有一套房,这个政策主要提高了改善型需求的进入门槛。我们知道当门槛提高的时候必然造成两个情况:第一消费者人数减少,造成短期内供给相对过剩;第二消费者选择余地更大,思考的时间更长,对产品的要求更高。这就使很多超级大盘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尤其是部分二三线城市的郊区大盘,产品长期单一,客户容易陷入审美疲劳,再加上地段的唯一性,由于消费者数量的减少,那么必然造成对现阶段地段认可人数的减少,于是大盘销量必然下滑,如果一个开发商全靠这一个项目吃饭,那就算完蛋了。因此我认为在现在政策市的前提下,开发商应该调整企业战略,从单一大盘进入多数量中等规模小盘,从单一产品线进入多产品线,从单一区域开发进入多城市开发。下面我将就自己的思路进行讲解:
1.
从单一大盘进入多数量中等规模小盘:很多开发商以前为了降低项目开发成本,动则征地千亩,历时若干年开发完成,因为项目规模较大,地段不可能处于城市核心位置(除了城中村),因此当市场需求发生萎缩的时候,如果仅仅靠一个项目就会形成客户资源有限,无法保证销售收入。但是如果我们不同的城市或者在城市的不同方向,相对较好的位置,拿到2-3块百亩左右的地块,那么我们同时销售的时候,这几个楼盘就会成为有机的互补关系,不仅不会影响销售收入而且是销售收入最大的保证,我们通过提高项目数量和不同的位置最大化的抢夺市场占有率。
2.
从单一产品线进入多产品线:单一的别墅项目、单一的高层住宅、单一的高端项目、单一的商业地产,现在对于中等规模的开发企业来说都是战略错误,一个企业如何规划自己产品线的长度和产品线的宽度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可以称为是中等规模开发企业的战略问题这种产品线宽度的设定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取得,还依赖于企业的自身研发能力,只有拥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在未来才能够生存下去。
3.
从单一区域开发进入多城市开发:单一的城市同样的产品需求是恒定值,尤其是城市人口相对较少的三线城市,客户很容易陷入审美疲劳,如何保证新项目、新观念、新产品的眼球是个很费劲的事情,而往往一个概念在这种城市只能坚持1-2年,如果就此放弃这种产品形态,对于开发商的研发费用就是一种浪费,对于开发商积累的经验曲线也是一种浪费,于是像服装一样铺货就成为了开发商的市场拓展策略,在相同等级的城市,根据其消费水平的不同设置合理的产品形态,将自己的产品线在不同城市展开,这不仅可以规避客户数量有限的风险,而且可以让研发的价值最大化。
以上是今天早晨感悟的一些事情,还有很多需要斟酌,以上的政策实现的关键是开发商的拿地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所以我把这篇博文的有效观众定位为中等规模以上的开发商,大开发商不用,小开发商没用,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