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分析市场,心中有些担心,所有开发商现在似乎都在进行三个动作:拿地、提价、加快开发进度。似乎中国已经从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整个市场似乎又重现了一片大干快上的景象,然而事实呢?
在我最近接触的开发商中,以下言论应该代表了他们真实的想法:
1.
市场发展的态势究竟是U、V或W
?
2.
战略制定必须考虑市场重走下坡路的可能。
3.
市场价格涨速太快,这样风险显而易见,可是既然大家都涨了,咱也不能当傻子,别该赚钱的时候咱没赚到,赔钱的时候却肯定有咱们。
4.
如果按照现在这个价格增长速度,估计最多到年底,大家就会回到08年初的情景。
5.
赶紧拿两块便宜地,去年拿地的成本太高,现在根本开发不了,风险太大。
6.
改变开发计划,提高年度供给量,修改后期产品形态。
实际上尽管很多开发商都在大谈房价必定上涨,但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他们都知道房价一旦上涨和一旦下降一样,谁都不知道顶部和底部在哪里,尽管大家都知道快速上涨的风险,但是又抵不住诱惑,或者说一个人也很难左右市场的态势,于是所有的人表面上都在幸福的微笑,事实上都在忐忑不安的观望着未来的态势,毕竟地产不是开发商说了算,还有政府啊。何况经济大势并无明显好转,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开发商游走在地狱与天堂之间,这个距离很近。
我作为一个靠技术吃饭的人,我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我既不能阻挡开发商涨价,也不能阻挡楼市价格下滑,但是我会提出自己的建议:
1.
按照现在的态势,我认市场是W型的发展,换句话说这次房价上涨和股市一样是熊市之后的初步反弹。
2.
我认为个体开发商可以涨价,但是绝对不能为了利润牺牲速度,开盘周销售率60%是我们的定价标准。
3.
加快推盘量,部分库存产品应该借势清盘。
4.
拿地的成本绝对不能超过同区域地块2007年的标准,最好比它要低20%,否则就要在容积率上找齐,如果容积率得不到规划局的支持,那就不要拿地。
5.
拿地应该分散,不要在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拿很多地块,从风险角度看最好配备几块市中心核心位置的项目,可以是商业,也可以是公寓。
6.
一定要有一个三年的战略规划,确定最低的运营成本,按照这个计划,在形势好的时候,必须完成必要的现金储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