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2008-07-28 22:02:04)
标签:
职场精神房产 |
分类: 战江湖——操盘自白 |
最有名的苹果是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的苹果电脑公司,事实上不是,最有名的苹果是英国曾经砸在牛顿脑袋上,让其发明了牛顿定律的那个苹果。一个苹果在英国促使了力学定律的产生,在美国促使了一个伟大创意企业的诞生,在中国让一个苹果社区和一个有些色情电影诞生,为什么同样一个苹果在东西方产生了这么大的差距呢?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讴歌中国的开发商智商堪比牛顿,也不是指责中国的导演情商太高,只是想告诉大家同样的一个单词,可能产生的意义相距千里。
我们做策略的人,希望自己能够在苹果这一伟大的企业身上学到他那永不休止的创意力,而不是其他。一个策划界的前辈的苹果理论是,我给你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苹果,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苹果,我不知道是我不识数还是他智商高,1-1=2,我靠,本来就是分享智慧结晶,非弄出一个苹果理论,中国的策划人的功力可见一般,所谓的高人就是让1减1等于2。策划人不要把自己当哲学家,也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苹果就是苹果,永远变不成橡胶,牛顿是因为始终在思考,所以有了神奇的苹果;APPLE是因为自己企业的伟大,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苹果。所以伟大的名字,并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成就伟大名字的努力才是成功的真谛。我们写策划案,不要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哲学化,尽管似乎我们的客户愿意为复杂的报告买单,但是这并不能代替他对结果的关注。我们所有的从业人员,也不要因为经常去写类似于成功人士指南而认为那真就能让你成功。你可以糊弄别人,但是永远不要迷糊自己。任何一个时间永远是以一个目标为出发点的,为了证明你的选择道路的正确性,你必须有足够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去证明自己,但是你千万不要认为数据和逻辑是你最重要的决策依据,感觉才是最重要的,有了感觉,你就知道什么是变量,什么是节奏,什么节点,什么捷径。感觉何来,让无数个苹果打在脑袋上,直到遍体鳞伤。
胡说了很多,有点乱,估计是让苹果打晕了,喝了一杯忘情水也不能解决问题,最后在说一句废话,如果你是一个开发商千万不要根据报告的厚度决定策划公司的质量,因为我现在已经写不出超过20个P的PPT,如果你是一个老板更不要相信一个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成项目的操盘手。如果你是一个操盘手,请找到自己的苹果,没事多吃,相信人生一定会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