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输赢

(2007-09-05 22:03:12)
标签:

产经/公司

《赢在中国》

竞争策略

分类: 观天下——地产快评
 

昨天看了《赢在中国》,这次的感触颇深,一直到现在我还在反思,红队为什么会失败。曾经对李书文的不好印象正在改变,这个人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昨天的比赛过程是这样的:

比赛项目:在联通大厅完成CDMA手机网上炒股服务的推广;考核指标:以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一个队发展开通该项服务的客户的数量更多。

参赛队状况:红队四人,所在营业厅面积1500平米左右,应该是一个区域中心店;蓝队三人,所在营业厅200平米左右,最多是个便利店,在没有推广之前,该大厅每天开通该项服务的客户不超过6个人。

竞争过程:红队组织了现场讲座,邀请了“股市黑马”的操盘高手进行现场讲座,试图拉来目标顾客,采用的手法是现场赠书活动;蓝队进行了发单(4000份),给联通大客户进行电话营销(5000个),现场邀请证券公司人员参与,当日增加该项服务的客户赠送充值卡20元,并邀请若干志愿者协助现场组织,在销售当日,在大厅门口进行武术表演,拉动大厅人气,并进行整体团队士气激励(不仅是蓝队和志愿者,还有联通大厅的营业员)。

结果:红队发展客户25个,蓝队发展客户218个。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都觉的李书文领导的蓝队值得我们钦佩,原因是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人少,地点差),以少胜多,以超过对手10倍的业绩,让人侧目。

 

为什么蓝队会以弱胜强?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队长选择得当,试想如果是夏霓做蓝队队长,那蓝队会是什么样子。古人云:一将无能累死千军,李书文的霸气是一个团队处于劣势下,最需要的东西。当一个团队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负责人不仅要坚强,更要坚定,果决。永远不要选择一个软弱的领导,因为你永远不会领略胜利的滋味。

第二:竞争策略得当,首先李书文在看了自己的门店后,马上看了红队的现场,在他发现红队处于绝对优势的时候,他说了如果按照传统套路出牌,必死无疑。于是他定位了自己营销的策略,通过召集自愿者克服人数少的劣势,通过发单和电话营销克服大厅人流量不够的劣势。通过动员联通的工作人员士气,解决专业的咨询问题,缩短客户签约时间。所有动作简单实用,一针见血。

第三:目的性明确,蓝队清楚的知道考核他们的是当日开通该项服务的客户数。于是他们的促销策略极具针对性,入网赠送充值卡,使该项服务的费用从60元一个月缩减到40元,再加上联通开通赠送的20元,开通费用变成了20元,大大降低了购买门槛。同时通过宣讲唤起活动参与的志愿者和券商的同理心,使他们也都加入,还动员了好多朋友来帮忙入网,关系营销做到了极至。

 

为什么红队会以绝对的优势败的体无完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四个人无一是帅才,我真不知道风投怎么敢把钱投给他们。李海庸和另外一个要搞葬礼连锁的海归,根本就不具备企业家的果决和霸气;老牟和张华都是文人,文人在销售上的弱项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搞搞技术或者人力资源还行,不是一把手的料。在整个活动中流程混乱,也没有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资源。

第二:骄兵必败,张华认为自己炒了八年股,觉得具有技术优势,他们没有考虑到消费者也没有考虑到竞争对手,很自信的做了一个自以为是的计划。

第三:忘记目标,他们希望自己找到的客户是真正炒股的,他们忘了考核他们的是当日入网的人数,而不是一个月后在网的客户,因此能够调动体验客户进场是这次活动的突破点,而体验客户入场的一般条件是费用和同情心,在这一点上他们基本没有动作。

第四:心不够狠,他们采用的推广手段是讲座,送书;这是参加讲座的听众不需要任何条件,赠书的人也不需要入网。我真不知道他们是在做什么,最基本的是入网的人赠送一本书才是应该的,何况一天的时间是短暂的,用2-3个人去组织一帮人听炒股讲座,这简直是笑话。他们忘了此时他们需要的是伟哥而不是六味地黄丸。

 

联想到我们公司的现状,我觉得四方易联每个门店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最合适的店长人选。

2.         始终关注周边的竞争对手状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

3.         始终不要忘了我们的目的,那就是销售额。

4.         公司要将作长期事业和短促突击的人分开,作长线的就做长线,作短线就作短线,不要混为一谈。

5.         所有的店长必需具备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