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能不“打眼”

(2007-05-13 21:02:48)
标签:

管理者心态

分类: 生活禅——佛曰不可说

    今天是星期日,上午去了一趟销售大厅,下午在书店买了一本书《打眼》,所谓“打眼”在古玩界就是买到赝品的意思。这本书的作者白明是一位资深的瓷器收藏家,前两天中央一台对他有一个专访,在这本书中把作者20年来最经典的“打眼”经历进行了描述。

 

    古玩界告诉别人“打眼”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可是没有哪个人没有打过眼,于是大家听说的多是:某某几百块钱买的东西被评估为几十万的神话,而没有注意到那无数打眼的人们。

 

    今天这篇文章目的并不是跟大家探讨古玩的鉴定问题,而是要探讨下面三个问题:1、什么人会打眼? 2、为什么会打眼? 3、打眼的意义何在?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一般容易被骗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什么都不懂的;另一类是自认为自己什么都懂的,实际上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第一类人是没有主见偏听偏信;第二类人是自以为是,趾高气扬,满眼只有猎物没有危险。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打眼?说起这个问题实际上很简单,第一是:贪。“贪”者,今日之贝也,贝者钱也,也就是打眼的第一个原因是受骗者在看到猎物时,已经将物品转化为货币,已经算出了自己的回报率,因此,会忽视很多东西。打眼的第二个原因是自以为是,没有进行多方考证,历史证明凡是在急促状态下购买的惊喜,多会转变为恶梦。

 

    再回答第三个问题:打眼的启示,任何人都会打眼,早晚的事,只要你还承认这个世界谁都想要好东西,而好东西肯定是很少的,那要得多数人就会被打眼。要防止打眼的根本办法就是不相信天上吊馅饼,多大便宜多大当,当幸运来临的时候,多问两句:为什么?但是对于我们做老板的人来说,当市场产生机会的时候,可以小心求证,但绝对不能因为怕打眼,而无所作为。打眼实际上就是交易成本,可是作为学习成本纳入财务核算,一个企业永远开源比节流更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山水宏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