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倪方六鸡年生肖辛酉年属相 |
酉年之“酉”是什么意思?
本文作者 倪方六
2017年农历是丁酉年。
就干支纪年而言,轮到带“酉”字的年份都叫“酉年”,并与属相的“鸡”配对。问题是,为什么要用“酉”字,“酉”是什么意思?我想,这是2017年大家最应该弄懂的一个汉字!
其实,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古今人都在猜测之中,其实是地支的起源问题。
酉,念作yǒu,在未被用作地支时他,它是中国最早一批姓中之一姓,为什么用这个字做姓呢,也是谜。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姓的是十四人。《国语·晋语四》记载,这14个人只有12个姓,分别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为什么只有12个姓?其中两人同姓“己”,两人同姓“姬”。
这12个姓中,有两个进入了天干地支纪年系统,即天干第6位的“己”,和地支第10位的“酉”。酉字入姓说明此字的古老,但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反增加了此字的神秘感。
“酉”字引起大家的兴趣,并不在其入姓,而是入十二地支。在古人时间与空间的复杂系统中,“酉”字才显示出了作用和价值,也是此字与生肖纪年出现后得以与“鸡”配对的前提。
“酉”的意义表现在与十二地支纪月上面。古人用地支中的12个字,来分解一岁之中的12个月份,即每个字各代表一个月份。那么,古人是如何将12个字,分配给相应月份的?采用的是“北斗法”。
古人用现代天文学的“大熊星座”7颗亮星,来判断季节和时空的变化。从地球上看位于北方的7颗星,用线连起来似一只大勺子,古人把它想像成为一只盛酒用的“斗”,故称为“北斗七星”,简称“北斗星”。古人将地支中12个字,依次定位在以北斗星为中心的一个大“表盘”上,“勺柄”指向哪个字,对应的月份就叫这名字。
如指向“子”,就是“子月”,相当于阴历十一月,相应地“丑月”是十二月,“寅月”是正(元)月”……指向“酉”,就是“酉月”,为阴历八月。
需要注意的是,“子”是地支中的第一个字,但“子月”却不是现在的一年中的首个月份“元(正)月”,而是十一月份。为什么会有这个倒乱?这主要是地支纪月支和后来序数纪月法有异造成的,根本上是不同朝代的不同时政(历法政策)也造成的。如在夏历、周历中,则是“正月指寅”,即将“寅月”是一年的首月。
早期以冬至所在十一月为一“年”的开始,“岁”序是冬、春、夏、秋,分别象征萌发、生长、成熟、收获,而不是现代人习惯的春、夏、秋、冬。
酉月对应是秋天的八月份,代表正是“成熟”。说到这里,“酉”的真正意义就出来了!
一种称,酉是“秀”的意思。东汉刘熙《释名·释天》(卷一),释“酉”时便称:“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司马迁则认为是“老”的意思。《史记·律书》称,“酉者,万物之老也,故曰酉。”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五行》也称,“酉者,老了,物收敛”。
除了“秀”、“老”之外,酉还有“饱”、“就”等不同解释,都是成熟的意思。成熟意味着收获,丰收了古人会干什么?就用谷物来酿酒,所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酉字“象古文之形”,古“酉”字像一个酒坛子。
有酒喝了,大家就高兴了。所以易学家们认为,酉字还与《易经》,即八卦中的“兑”有关系,兑通“悦”,喜悦的意思。
可见,酉的意思在古代还是相当丰富的。如果照这个意思,将秋八月设为“酉月”还是有道理的。但新的疑问是,这些意思是“酉”在与“八月”确实是关系后产生的,还是之前就有的?这就是鸡与蛋谁先有问题了,尚难以确定。
有一种观点认为,十二地支用字的选择与星象有关。天文学者、后以科幻写作出名的郑文光先生,生前便提出这样一种学术观点:十二地支用字可能来源于古人观察月亮朔望周期时画的符号,每次新月出现时,将附近天区的星联结为图,这图形就是十二地支用字的原始形状。如阴历8月的新月出现在现代天文学上的“飞马座”,星象连起来就像一个酒坛(樽)状,与甲骨文上的“酉”字很像。
这种观点颇有道理,引起了学术界和民俗学家的注意。
(注:文章有版权,使用请与作者联系,微信号:njfang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