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论证会造假,实为座谈会
(2013-02-23 23:23:12)
标签:
倪方六徐光冀曹操墓造假论证会 |
《曹操墓仍不宜定论》附记:
发掘期间我曾先后三次到现场
作者 徐光冀
(原文见《中华读书报》2013年02月20日 第五版)
第一次去是2009年4月7日,应邀到安阳讨论西高穴两座墓的发掘方案,和我一起去的有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朱岩石。我们先到现场考察,然后讨论,参加会议的有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安阳县以及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的负责同志,由发掘领队潘伟斌汇报。他说从2006年开始调查西高穴1、2号墓,并且已从盗墓者手中收缴了据传出自2号墓的铭刻石牌“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我建议先发掘2号墓,同时讨论搭建工作大棚等发掘筹备工作。我当时特别强调要按国家文物局制定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做好发掘工作。
第二次去是两个多月后,2009年6月23日,也是朱岩石和我一起去的。我记得当时工地发掘进展缓慢,两座墓只掘完表土,刚开始发掘墓道,大棚也没有搭建完。当时我就建议由省、市、县组成联合考古队,集中力量发掘2号墓,并请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加强业务力量,同时确保发掘经费到位。
第三次应邀考察是2009年11月19日下午,行前河南省文物局领导就跟我说“能定就定下来”。与我同行的除朱岩石外,还有天津、陕西、郑州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的同仁,以及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的有关同志。我记得到达工地大约是下午四点半,当时发掘还在进行中,潘伟斌介绍情况后,我们先参观墓道、墓室,然后参观出土器物,但未见到墓葬平面。下午六点返回安阳晚饭。晚上八点去开会,除刚才说的这些人,参加会议的还有安阳市、安阳县的负责同志,我记得会场横幅是“安阳市西高穴东汉大墓论证会”,会议由省文物局同志主持。会议一开始我就提议:不要叫“论证会”而应叫“座谈会”,得到了主持人和市、县负责同志的首肯。
会议首先由潘伟斌汇报发掘情况和收获,其间会议主持人要我最后发言。与会者对发掘收获予以肯定,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但现场没有一个人表态确认这座墓是曹操墓,包括后来写文章认定墓主是曹操的同仁。我最后发言主要讲了三点:第一,田野发掘工作比较粗糙,需要进一步细致工作;第二,要加强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第三,曹操是历史名人,因此对该墓的认定一定要慎重。
这次会议就是河南方面所说的,为了确认其为曹操墓而“召开了两次专家论证会”中的一次。但我想在这里说明:这次会议只是一次座谈会,没有形成任何文字纪要和论证意见。
这一点必须予以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