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盗墓秘笈二:从地表植被判断古墓

(2009-11-22 15:16:53)
标签:

倪方六

中国人盗墓史

秘笈

五石散

毒性

古墓

文化

  盗墓秘笈二:从地表植被判断古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的前面的博客中,聊了“盗墓秘笈一:如何根据土色寻找墓穴”。这种方法是配套使用的,在决定打探洞之前,也就是下洛阳铲之前,还有一个观察的过程:即如何从地表植被来判断地下是否有古墓,这是盗墓贼必须要学会的。试想,青山处处埋尸骨,总不能随处打探洞吧,像野外地质勘察一样随便动土,那不早被人发现抓住,还能容你去“探地雷”?

 

盗墓秘笈二:从地表植被判断古墓


图:地表植被(图中人与盗墓无关)


前面博文说到的清末南派盗墓高手焦四,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绝招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绝就是“看”——“观草色泥痕”。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字,但其技术含量却十分丰富,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和掌握的,要给师傅“提包”几年。


“观草色”,就是观察地表的植被生长情况,如果附近的地上植被生长不好,草色枯黄,就要注意了,如果地下有古墓,特别是秦汉以前的大墓,往往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当地正是古代墓葬区,这判断基本上就不用怀疑了。

 

盗墓秘笈二:从地表植被判断古墓
图:山东即墨古墓群惊现盗洞


为什么有古墓不长草,或是长不好?古人寻穴和造墓的技艺均很高超,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大陆核专家,他们在寻找核废料的库址和封存核废料时,便曾以秦汉时期的古墓作为标本,作了深入研究。发现,古墓所在地方地下水位很低,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和雨水都很难渗进墓穴。再进一步研究,还与封土的方式有直接关系。原来古人将棺材埋葬时,并非用普通的土,而是使用了干燥的木碳、粘稠的白膏泥、以石灰为主的三合土,由下向上,由里及外,逐层覆盖、回填、夯实。

 

盗墓秘笈二:从地表植被判断古墓
图:唐中宗李显定陵夯土层(剖面)

 

由于此土经过人工处理,土壤板结,根本就没有肥,土壤中的水份含量很低,故而植物很难生长。还以著名的秦公一号大墓为例,此墓的地表植被就是这样,此墓坐落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南5公里处的南指挥村。墓址及四周,不管春夏时节,也不管雨季旱季,庄稼就是长不好,成了一块没有人愿意耕种的荒地。


古墓上草长不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能与墓中过多地使用了朱砂、石胆、雄黄、矾石、磁石、礜(yù)石这些有毒性的金石之物。古人常用这些“毒石”来炼丹药,魏晋及以前时代的人特别喜欢服用,名为“五石散”,文雅地说法是“仙丹”,秦始皇寻找的“长生不老药”,也可能就是这玩意儿。此药实际是壮阳的春药,服用后浑身发热,下身也有生理反应,服后要吃冷食,要穿着木屐,穿宽松的衣服,以免药性发作损伤皮质。还要披头散发,以方便体内毒气散发,名为“行散”。时间一长,随葬的这些“毒石”的毒素也会随气挥散到地表,影响地表植被生长,甚至会把植被“烧”黄,致枯死。

 

盗墓秘笈二:从地表植被判断古墓
图:有古墓的地方植被生长不好


焦四“观草色”,找古墓的原理就在这里。这一招其实最不神秘,早在曹操的三国时期就有人知道了。

 

《太平广记·墓冢》(卷三百八十九)“王粲”条,便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魏武帝北征乌桓时,登上山岭远望,发现有一片山冈寸草不生。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据此认为,这个地方埋有古墓。而且推定,墓主在世的时候,曾服用过生礜石,时间长了,毒气挥发出来,导致地面寸草不长。魏武帝将信将疑,让人掘开一下,下面果然有座大墓,里面填满礜石。


王粲的神奇判断也透露出,魏晋时士族喜欢服用“五石散”的情况,不然,王粲也不会有此“经验之谈”。
当然,地下有古墓也不定就是植被长不好,有的情况正好相反,植被长得特别好,需要结合地形来判断。反正,地下有古墓,地表植被的生长情况呈异常现象。

 

盗墓秘笈二:从地表植被判断古墓
图:风雪之后


另外,如果在冬天,地面没有植被,则要采取另一套判断方法。在下雨下雪天,由于古墓所在的地层温度与地面水吸收速度,与周边地块不同,根据雪、水融化情况,也可以看出来。有古墓的地方如果是平地,雪层较容易形成,潮湿速度却比其它地方慢;如果地面高洼不平,或是有一定的海拔,这便更好判断了,让风一吹,积雪很难形成,看得更清楚了。


这些情况在刚下雪下雨的时候,表现特别明显。所以,过去有经验的盗墓贼都会选择这个时候出来“拾粪”,或是披上雨具出村头“看大田”。。。(本文摘编自倪方六新著《中国人盗墓史》,已出版,网上书店 当当网卓越网有售) 

给作者留言  查看作者博客

 

作者私人律师声明:本文仅供新浪博客免费阅读,倪方六享有完全的著作权。使用博客内作品需经倪方六同意,并支付相应报酬(作者联系方式见本博客首页)。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刊用、出版上述作品。倪方六保留对非法使用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除注明外,图源网络。

 

倪方六最新作品、中国第一本“盗墓者列传”——盗墓秘笈二:从地表植被判断古墓

《中国人盗墓史》已出版:盗墓秘技、奇闻逸事,野史雅趣集于一书,先在电视上走红。

 

新博文最具医学悬念的“杀人流感”之谜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嫖客

 

盗墓贼内部组织形式全揭秘 盗墓秘笈二:从地表植被判断古墓

 

推荐阅读

 

孙权能当皇帝的迷信传说 盗墓秘笈二:从地表植被判断古墓

 

  

鲜为人知的武则天盗墓焚尸说 盗墓秘笈二:从地表植被判断古墓

                                          

                                               更多内容,请看倪方六博客文章列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