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新书要出版了

(2007-11-12 13:56:06)
标签:

倪方六

出书

中国工人出版社

小说

盗墓

新浪

博客

友情提示 喜欢倪方六文字的博友,请到这里给他投票
 
图: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神道前留影 

我的新浪博客点击率早就突破了两千万大关,但却一直没有写两句感谢新浪编辑青睐和众博友厚爱的话。这与我“写自己的博客,让别人去说吧”的思维有关,更重要的是我没有时间多想。

今天说起这茬事,自己给自己祝贺几句,是因为我的博客要出书了——盗墓系列的文字《盗墓史记》(暂名)在上周二已交由中国工人出版社编辑出版,计划将于12月下旬与读者见面——喜爱我文字的朋友祝贺一下吧,呵呵!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可不是我博客内容的重复,而是盗墓全本。考虑到我在写盗墓,有人在盗我文字的危险,我并没有把全部文字都放到博客上。

本来这本书计划在2007年上半年出版,当时正是盗墓小说最热的时候,出版界、写作圈的朋友都劝我,早点出版,图书市场的热点稍纵即逝,不要浪费了机会。但我这个人不太喜欢凑热门,以免有跟风之嫌。加上不停的采访业务,出版一事就这么慢慢地拖了下来——参加2008年北京书市了。

不过,我因为错过了盗墓小说的“热点”,却碰上了盗墓文化阅读的高潮。

许多喜爱盗墓小说,读多了盗墓小说的朋友,一直想弄清,历史上的盗墓真相,真是鬼吹灯般那么回么?事实上,盗墓文化比盗墓小说更精彩。盗墓小说毕竟是虚构的文字,而盗墓历史、盗墓文化却是客观,是现实,比“创作”出来的盗墓更有真实性和趣味性,用盗墓行话来说,是“干货”,没有水份。

盗墓文化一直是中国历代文人和民间喜爱谈论的文化。有人说,盗墓小说是受了西方悬疑小说的影响,而发展出来的变种文学,实则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盗墓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从晋时的干宝,到明时的冯梦龙都是这方面的创作高人,鲁迅先生对此曾有过很高的评价。而盗墓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无有绝种的危险,不会象“伤痕文学”、“小资文学”、“下半身文学”那么短命,除了读者喜爱,有深厚的阅读基础外,就是因为有丰富的中国盗墓文化来支撑。

在进入今年下半年的时候,有评论界人士认为,2007年是盗墓小说的掘墓年,此说颇有几分道理,我基本上认同。创作者水平的良莠不齐,出版商的炒作跟风,导致盗墓小说泛滥成灾。以“盗墓”为噱头的小说,横行于书市,甚至我的盗墓文字都被作者成段地“引用”进去,令我哭笑不得。我接到了这类希望我说几句的样书,也有五六本。这阵势似乎在说,中国读者都是盗墓者,心理上都存有阴暗,甚至变态。所以,出版界人士有必要反省自己的出版行为,创作者也要检讨自己的写作倾向。

盗墓文化阅读的兴起,应该是盗墓小说走下坡路的信号。当读者阅读水平达到一定阶段,阅读积累达到相当层次时,充实自己的盗墓史,补充盗墓文化,就成了一种必然。我相信,我的盗墓文化读本,会给读者带来一种新的阅读感受。

     再一次感谢新浪博客,特别是文化博客,博友的支持!(作者: 倪方六)  给作者留言  查看作者博客

 

补记:倪方六盗墓文化系列新书《盗墓史记》,已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全球百家华语媒体记者、编辑中率先阅读后,被推荐为大陆盗墓图书的真正终结之作。该书主要内容是盗墓史上的稀奇古怪现象。这是一本比盗墓小说还好看的读本。
如果当地买不到,可直接到当当网卓越网上订购,送书上门。
也可以向出版社邮购(29.80元/本,免邮资)——
邮购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45号中国工人出版社发行部
邮政编码:100011  联系电话:010-62005041/62005450

 封面一.jpg

说明:一、除注明外,文本配图源于网络资料,请勿转用;二鉴于网上盗稿、不尊重作者现象严重,原则上谢绝个人博客、论坛的转发。不论是何种形式的使用、转发,请一律署名“作者:倪方六”,指明出处,并通知博主。博主保留索酬和相关法律权利。)

 

下一篇: 嫦娥奔月是因老公在外乱搞女人

 

相关阅读:曹操薄葬之谜:陵内藏有宝物

 

中国盗墓史上的“活见鬼”之谜

 

大明王朝祖陵的灵异传说与风水之谜

 

朱元璋在南京的孝陵风水到底好在哪?

 

武则天的乾陵坏了大唐王朝国运之谜

 

明朝皇家清明节祭祀祖陵秘闻

 

大清王朝龙脉遭盗挖秘闻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明成祖朱棣与四个女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更多内容,请点击新浪读书频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