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海拈在手中带走……(散文诗组)
文/梦光情雨
想去看蓝天的土地,想去看蓝色土地上的白色的帐篷。于是就去看海,看海上的白帆。
在朝阳升起的时候,在昨夜之梦凋零如花而无法找回的时候。
去赶海,犹如一次朝圣,真正使情绪为之震荡。
后来有那么多太阳伞的开放。
伞下的矫健与人体美的造型,是再质感不过的了。
海滩则是创造紫铜雕像的作坊。
是否啸聚了海的力度。
坐在礁石上去以海当镜子。
摸出一本抒情诗集读两行,在读海的同时。
海也就是诗集了,卷帙浩繁,雄浑无涯,非线装或现代精装所能装订。
书页纷纷。海浪纷纷。旌旗纷纷。
海上有数万匹马,奔腾,回旋。
书上有数万匹马,驰骋,长嘶。
诗中的海。海中的诗。
海潮、诗潮、心潮,尽皆澎湃着。
海与海一样的心在合唱什么?
我被阳光的胡须灼得好痛,我被海风的衣襟拂得好爽。
当夕阳西下红艳艳的,斜斜的如一剪梅,我把海拈在手中带走了……
秋天,就这样走来
风风雨雨,雨雨风风,分明走过了很遥远的履历。
叠印着,交织着,圈入圈出着,划入划出着,摇着,融着,像影片拍摄技法的调动,牵扯许多色彩、音韵、光与影……
走过如醉的春之嫩绿、如火的夏之嫣红。秋天,就这样蜿蜒而来,蓦然回首之际,仿佛一部乐章,由舒缓的序曲和声着,渐次推涌向急管繁弦的高潮迭起,意象环生……之后,终于完成了对那些风霜雨露的恢宏之包容,凝重起来,类乎庄严的思索。
落笔沉稳且轻松,雄健的葫芦颇呈阳刚之壮美,垂垂焉,但未能坠断柔韧的纤蔓细藤。
秋色呀秋光呀秋荫呀秋实呀,岂可妄自菲薄?何曾愧对风雨之初的播种?(大自然因果关系的辨证!)
葫芦籽剖除后,内心的空洞是辽远深阔的情境,含汇着鱼驰鹰翔的海阔天空……
柔蔓缱绻知春短,山径缭绕道心长。
一瓢秋风清彻骨,牧童归来歌未央。
索兴做个酒葫芦也罢,倒出琼浆玉液、月影星光,醉了那绿水青山、渔叟樵翁。或者化做八仙过海的浮槎,仙云恍兮,浆声咿呀,含进天河星洲古渡口……
情感的同乡
你我不是同乡。何以觉得你是我的故乡人?不是江南,只能在豪放的北方。
粗手大脚的山川里,却养育了细腻的情思。
从雪花里,从芦花里,从菜花里,从桃花里,跑过来,我故乡的小姑娘。
站在斜斜的阳光中,站在横吹的牧笛下。窗前的花影,摇曳新月之玲珑,但并非瘦削如元人小令,只觉那清远、旷逸,像一种超拔脱俗的品格,有高风从头顶吹过,在天的第几重?
忽然就梦见某一个早晨,犹在童年。
一切那么稚嫩,清新,春意融融的。朗朗的笑声,惊起了小树林里绿叶掩映的小鸟儿。啾的一声,鸟儿的影子是一双。
那时,什么都没想。《诗经》首篇里的比兴尚未叩响沉默的心之钟。
晓梦迷离何处寻?似乎一次不可思议的走散。
多年后,你才走来。你没有长大,比我年轻了那么许多。
蓦然回首,故乡的炊烟,依然是永不凋枯的葱翠的小树……
——见稿于《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