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芦沟晓月——纪念“9·18”事变81周年(原创)

(2012-09-18 07:52:25)
标签:

芦沟晓月——

纪念“9·18”

81周年

永不忘屈辱

同心抗挑衅

分类: 美文天下(原创)(散文、散文诗

芦沟晓月鈥斺敿切轮泄60周年(原创散文)

 

 题记——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永不忘屈辱同心抗挑衅。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富国强军,共筑长城;团结奋斗,振兴中华

 时间的河水倒流,让我们铭记历史,中国在思绪纷繁的忧愤中“上下而求索”,用枪尖挑起的新中国。让我们铭记历史,凭着中国心、民族魂,叩响未来的窗棂,腾飞东方之巨龙……

     81年后回望,是为了从历史中找寻未来的方向。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实现国家富强繁荣,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望历史,日本应看清形势,不要在危害中日关系大局的错误道路上一意孤行,绝不能走侵略与加害其他民族的老路。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这是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以“芦沟晓月”的一个缩影,铭记历史,以点为面……

 

      芦沟晓月鈥斺敿切轮泄60周年(原创散文)

           

               芦沟晓月

                         ——纪念“9·18”事变81周年

 

 

                                         文/梦光情雨

 

      

有些风景是专供人欣赏的,有些则令人陷入深沉的思索。

“芦沟晓月”刻写在汉白玉的碑石上,像一首诗的醒目标题,让后来者从那里走上桥头,抚摸桥栏,阅读那月影飘飘、河水悠悠……

“芦沟晓月”做为“燕京八景”之一,自然是闪烁在旅游图上的一处景观,然而它更是苍茫岁月中一幅燃烧的插图;历史课本上一页血写的故事;人们心灵中一首民族气节的赞歌。

那如钩的晓月挑开记忆的帘幕,把我们带入那遥远了的往事……

 

   芦沟晓月鈥斺敿切轮泄60周年(原创散文) 芦沟晓月鈥斺敿切轮泄60周年(原创散文)

 

193777

日本帝国主义飞扬横行的“太阳旗”像烧红的马蹄铁,烙向中华民族的尊严,践踏我们的大好山河。

芦沟桥上那485头石狮子再也不能在精雕细刻的迷梦中沉睡了,霍然惊醒,奋起!同不能永定的永定河的波涛,一起奔腾咆哮!

把积压在胸膛的怒火,哗啦一声推进枪膛,代表每一条站起来的河、每一座头颅高昂的山、每一颗热血沸腾的中国心,呐喊着发言!

曾经有过岳飞和文天祥的中国、有过李大钊和鲁迅的中国,把惊雷闪电抽出沉默的刀鞘。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一曲战歌飞落九天狂飙。

芦沟桥就是呼啸的长剑,劈出洪波怒涌的战阵。

抗日战争的序曲,就从这里走向战马背、青纱帐,走向“黄河大合唱”,走向烈火燎原的高潮。

    芦沟晓月鈥斺敿切轮泄60周年(原创散文)

于是,那穿着草鞋的革命、那擦亮黎明的红星、那被小米所养育的“信天游”,才走向国徽,走向天安门城楼,走向公园里孩子们荡秋千的风姿,走向花伞下流淌的青春的欢笑……

如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桥还是那座桥。河水已不是那段河水,人生已不是那段心情……

流水流去了那段历史,却留下了流不走的沉淀的思考,像大浪淘沙后更加闪光的金子,照耀着今日的鲜花与彩虹。

今日,芦沟桥像一把凝重的大提琴,不动声色地横卧在永定河上。是否在构思一部新生活的交响曲,美丽而抒情。也许那波光、云姿、桨声、浪影、月色、朝晖、风的行吟、鸟的翅膀、绿树的摇曳、青山的倒映……正编织它纷纷的音符。

而那些石狮子,怡然自得着,但肯定没有昏然入梦,在“芦沟晓月”的乐章中,它们依然是很兴奋的部分。

当我们走上桥,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便是走上琴弦。我们也被演奏着。当年那嘹亮在军号声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仍是我们生命的基调,永远在心中共鸣。

 

                     

芦沟晓月鈥斺敿切轮泄60周年(原创散文)

 

   http://pic.zcom.com/u/attachment/201112/1/1132585_1322732398qxYg.gif  所有博文均属作者本人原创,未经允许请勿采摘!若有采用我篇什的报刊、杂志等请告知:我的邮箱:fsrbltj@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