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安石雄桀傲立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原创诗话艺苑(图)文化 |
分类: 七色人生(原创)(生活、娱乐、 |
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卒于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情韵深婉。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王安石庆历二年进士第四名,先后任签书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公事、舒州通判、江南东路刑狱;治平四年宋神宗初即位,诏王安石知江宁府,旋召翰林学士;熙宁二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后任北宋丞相、新党领袖,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王安石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在很昏暗很岑寂的时候 你愿做一声鸡啼的刚健 多想啄亮东方的意境 浮云毕竟还遮你望眼
开窗放入群山的滔滔狂澜
山上的疏桐
心之憧望 诗里染一片常绿的呼唤
王安石能撑船的宰相胸怀里,装下那么多湖海江河。因此,王安石总是波波澜澜,云飞霞驰,大气浑茫,磅磅礴礴。 列宁誉你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历史长廓里留下风姿情采,千秋功罪交给时间去评说。 在卦建积习之故土所铁凝的崖缝间,王安石是被扭曲的“艺术变形”——那斜逸而雄桀傲立的“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在迎风斗雨中挺然昂首,那虬枝劲干,是凝固的闪电,劈开茫茫长夜,撕裂滚滚风云。哪怕枝干断折,也以坚贞的桐木之躯制成五弦琴,放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壮烈出一代英雄。 王安石是政论的,雄辩的,哲理的,也是诗情的。 王安石将政治、思想、学问、道德,以及诗词融汇得辩证而统一,豪健而舒远。王安石汪洋恣肆而又深婉清致。 王安石一个工稳的而又写意的冷峻且潇洒的生命。 王安石的每个日子,都曾那么轰轰烈烈、热血沸腾;王安石的每篇文章都那么方方正正又棱棱角角;王安石的每个字都力求敲打出声音和色彩。一个“绿”字荡起春风,绿了“江南岸”,绿了诗苑画境中的丽水雄山……(只可惜后世袭用太甚,绿了天、绿了地、绿了梦、绿了眼睛、胡子……泛滥成诗的大街和码头上的流行色。) 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的晚年,似乎更接近诗。诗在王安石的“半山园”低徊沉吟,留连忘返。王安石每在那“谢公墩”上摩挲着织满苔锈痕的颇有艺术性的石头,像吟玩杳远了的故事,像触疼当年“意行直前,敢当天下大事”的壮志,像抚摸你不肯惨然而去的生命的夕阳…… 而王安石的诗,是“青山缭绕疑无路”中“忽见”的“千帆”,从千年前的长河中“隐映”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