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不务正业”戏子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原创古代故事集(图)文化 |
分类: 七色人生(原创)(生活、娱乐、 |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便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一首词乃是宋代有名的风流浪子柳永所作。传说宋徽宗读了之后颇为不喜,三甲殿试时,把本已名列前茅的柳永朱批黜置不取。并且调侃式地批示:“该生可以不取,令其且去填词!”宋徽宗皇帝的一句话决定了柳永一生坎坷多舛的命运。像那位因兴之所至,写下“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因诗忤帝王而郁郁终生一样,终柳永一生,这位满腹经纶的才子也只能“且去填词”,把大好的光阴都消磨在“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之中。据说,这位以“醇酒、女人、词”自娱的才子,身后十分萧条,最后还是他平生所爱的妓女凑分子把柳永安葬的。 真是:终生不觉扬州梦,博得青楼留姓名。这是一个因酒、色、才、气误了终生的普通人的故事。下面再说一个因酷爱优伶,自身常粉墨登场,终因不理国政而亡国的帝王的故事。 缘何将帝王与平民并列?只因他们都是古人所谓“不务正业,至性至情之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身后都十分萧条,都是由他们所爱(世人所不齿)的人安葬。
这位帝王姓李名存勖,别号亚子,一各亚次,生于唐光启无年(公元885年)。《旧五代史· 这段记载当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根据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之成神,盖以其有名也”这条不成文而实际上在古代典籍——包括最严肃的史书中屡试不爽的规则,这个姓李名存勖,小名亚子的男孩,在其以后的一生中必有一番惊人的业绩。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李存勖的祖先本号朱邪,盖出于西突厥一族,唐德宗时该部出了一个名叫尽忠的青年,因事失陷于吐藩,后乘吐藩内乱,携子执宜东逃,至石门关时被吐藩追及,尽忠力战身亡,执宜逃至唐王朝,在唐河西节度使范希朝手下任职,领一军皆骁勇善战,号沙陀军。执宜死后,其子赤心承袭父职,以军功升至太原行军招讨,沙陀三部落军使再迁至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并蒙唐朝皇帝赐姓名为李国昌,李国昌生子名克用,李克用即李存勖之父。 唐王朝统治者对李国昌、李克用二人是慨惧又恨。先诱以高官,其后乘其出击党项、吐谷浑之机而袭之,李氏父子亡走鞑靼。 不久,“冲天大将军”黄巢袭破长安,唐僖宇李儇逃往四川,代北起军使陈景恩因所统沙陀各部骄悍难御,不得已招回李克用(李国昌已经病故)。李克用复出之后,在南征北战的杀伐之中,与唐末五代时另一枭雄式人物朱温结下了梁子。 这朱温,本系黄巢起义军中的一员悍将,后降唐,被唐封为左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后迁至汴州刺史。当朱温在汴州刺史任上时,李克用因追击黄巢部将黄邺,路过汴州,驻军城外封禅寺。 虽已降唐,但心中隐怀帝王之志的朱温一直把统率沙陀部众的李克用视为潜在的敌手,一直是必欲除之而后甘。借为李克用接风洗尘之机,朱温在汴州城内的上源驿摆下了一场“鸿门宴”,将李克用灌得酩酊大醉以后,朱温的部下四处纵火,伏兵四起,大有将李克用生擒活捉之势。多亏了侍者郭景铢,从者薛铁山、贺回鹃等人舍命相救,李克用才得以逃脱,至此,李克用、朱温结下了不解之仇。 汴州之变后三个月,李存勖出生。汴州之变后的第二十个年头,他那桀骜不驯的父王羁志而没。临终前,策划了屡为史家们所津津乐道的一幕: 历史如是说:世传武皇(即李克用)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一矢讨刘仕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安巴坚(通译阿保机)与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贼,汝必伐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吾志,死无憾矣! 李克用的临终嘱托,在青年李存勖的心中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在父死和国立这二十年中,李存勖夙兴夜寐,劳而后已。 公元903年,其父李克用刚刚辞世3个月的时候,李存勖就亲统一支奇兵大破梁军。这次战役,梁军大溃南走,其招讨使被杀,死亡将士达数万人,军粮、器械丢弃无数。可以算得上是李存勖的父执辈的朱温在这次大战后惊叹不止,对李存勖是又敬又恨,朱温感慨良多地说:“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 这一战以后,李存勖的声名如日中天,历史,把这个原本平凡的男子推向了他所承受不了的高度。 李存勖,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将军,甚至还可能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但他却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好的政治家可能同时又是一个好的军事家;但一个军事家,往往昧于时事,愦于政治上的格局,却只能干一些武夫所为的事情。韩信与刘邦的区别即在于此。 无论在行军打仗,戎马倥偬的行武年代,还是在面南背北,登基称帝之时,李存勖从来都没有什么远大的政治眼光。除了冲冲杀杀以外,李存勖最爱好的事情就是粉墨登场去演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