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六帝弄杂技齿坏口血戏群臣裹肉包鱼(图)

(2012-03-14 09:30:08)
标签:

齐六帝

弄杂技齿坏口血

戏群臣裹肉包鱼

原创古代故事集

文化

分类: 七色人生(原创)(生活、娱乐、

东汉秦嘉夫妇怎两心相映诗函寄相思(图)(原创古代爱情诗轶趣)

 

      齐六帝弄杂技齿坏口血戏群臣裹肉包鱼

 

 

                              文/梦光情雨
 
 
 
   公元497年,齐明帝萧鸾还没有死,正在东宫做太子的萧宝卷也因之没有任何政务等待他去处理,但萧宝卷却显得比他的老爸还要忙碌   

原来,萧宝卷此时正在做一件他自认为是最重要的工作:“啄木幢技”的发明与研制。幢乃是一种木制杂耍器械,通常是以肩或手顶之,然后令一两个身体轻便之人跃于其上,翻腾跳跃,以博人一笑。玩幢这种器械时最主要的是持或扛幢者的气力,这一基本要求对一般养尊处优的公子歌来说,可能是高了一点,但对萧宝卷来说却易如反掌。据《南齐书·东昏侯纪记载:“帝有膂力,能担白虎幢。”萧宝卷仗着自己力大如牛,将七尺多长的幢担在肩上,任凭宫廷弄臣们在幢上翻跟斗,打把势,而萧宝卷自己却稳立不动

当然,上述都是过去的事了。近来,萧宝卷觉得靠用手或肩来玩幢,似乎有点显示不出他的直实本领,因而萧宝卷朝思暮想,琢磨出一个新的玩法,将他本人玩幢的器官由肩或手改为牙和口。这种玩法想想容易,但若真的玩起来就难了。因为牙毕竟比不上手和肩——虽然萧宝卷是未来的皇帝,而皇帝又常常被人称做“金口玉牙”。

萧宝卷可不管这些,为了使他的“宏伟设想”付诸实施,萧宝卷不惜自己的“金口玉牙”,苦练不已,最后弄得门牙脱落,口腔流血。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几个月的演练,萧宝卷终于掌握了这项前所未有的杂技的玩法。得意之余,萧宝卷将这项杂耍命名为“啄木幢技”。为了配合杂技演出,萧宝卷还亲自为自己设计制作了一套戏装:“杂色锦伎衣”。这套戏装包括:尖顶黄色小帽、紧身及膝短衣、红腰带,而且“缀以金花玉镜”,把整个皇宫变成了一所游乐场!       

   耽于嬉戏,必然荒废朝政。公元4983月,萧宝卷即位。同年11月及次年3月,先后就有太尉陈显达、平西将军崔景慧起兵反叛朝廷,接着,蜀人赵续伯起兵,幽州民王惠定起义,端的是狼烟四起,生灵涂炭。

群臣交相上书、上表,请萧宝卷勤理国政。萧宝卷呢,理都懒得理,照样是与小黄门及亲信太监在朝堂戏马,与亲近的阉人倡妓嬉戏。经常五更天就寝,吃饭时方才起床,一连几个月也不披览一次大臣们的奏章,萧宝卷的这一举动可乐坏了一班亲近他的内臣们。

原来,虽然东汉时就已有蔡伦发明了纸,但其后几百年间,由于天灾人祸,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纸的大规模生产仍是一个问题。魏晋时期,纸仍属于珍贵之物。所熟知的“洛阳纸贵”的典故,就隐隐透出一些端倪。加上多年的战乱频仍,所以到了齐朝时,纸也往往只有在大臣们上表递折时才能使用,而那些宫廷弄臣们虽得皇帝宠幸,却往往与纸无缘。

物以稀为贵,太监、黄门见皇帝不看奏章,这些太监、黄门就偷偷地把这些纸写的奏章拿去包鱼裹肉,这大概也算是一种“废物”利用的措施吧!

 

 
    
     
    http://pic.zcom.com/u/attachment/201112/1/1132585_1322732398qxYg.gif  欢迎更多的知音批评,(所有博文属作者本人原创未经允许请勿采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