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朝吴仁叔歪打正着“空白艺术”有特效
文/梦光情雨
清溪的岸边,只有那么孤独的一朵小野花,红灼灼地,辉映碧野青山;
蓝蓝的天空,只有那么一行抒情诗似的雁阵;
茫茫的雪原,只有那么一串探索春天的脚印;
画面的飞白、书法的天头、音乐高潮突然间歇的低谷、引人深思的静默……这一切大概都属于特意留有余地的艺术空白,似乎余韵袅袅地甩动开去,春潮延宕般地铺展开来,很有美学意义地展现出广阔的想象空间。
于是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那么,也该有“此信无字胜有字”的情致吧——
元朝时,福州人吴仁叔在太学读书,写信寄给妻子韩娘,误装一张白纸,不想,这美丽的错误,居然形成了“空白艺术”的特殊效果。
多情而风趣的妻子想象吴仁叔在碧纱窗下封信的情景,想象吴仁叔有无尽的相思意、离别愁,只是由于千言万语难以倾诉才以含蓄的沉默出之,于是韩娘写了一首《折简复外》:
碧纱窗下折缄封,
一纸从头彻尾空。
料想仙郎无别意,
忆人长在不言中。
吴仁叔接到妻子寄来的诗,极为惊喜,一方面为妻子的深情所感动,一方面也对妻子的精巧构思表示赞叹,便写了一首诗相答:
一幅空笺略达意,
佳人端的巧形言。
贤妻若也投科试,
应作人间女状元。
http://pic.zcom.com/u/attachment/201112/1/1132585_1322732398qxYg.gif
欢迎更多的知音批评,(所有博文均属作者本人原创,未经允许请勿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