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班规”彰显了什么
文/天涯默客
“不交作业,一次1元;不背书,一次2元;旷课,一次5元;说脏话,1元一次,30元包月……”最引争议的是“说脏话包月制度”,难道花30元就能一个月随便说脏话吗,太雷人了。
记者调查发现,该班规出自秀山一所学校。(2月19日《重庆时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无不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关,违反制度,自然有相应的处罚办法,比如说扣奖金、扣工资。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是平常不过的事了。当这种以经济处罚作为手段来约束员工的做法用在校园里的时候,就有些荒诞不经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做法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慑的作用,免去老师们的一些负担,规范孩子们的行为。我想起有句话这样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假如这样的班规遭遇到一位“款级”的学生,其结果会怎样呢?学生甲:你没有交作业,我报告给老师。学生乙:不就是一块钱吗?妈的,老子有钱!学生甲:你骂人了,我也告诉老师。学生乙:我包月骂死你,不就是30块钱吗?好笑是吧?一点都不好笑,只有深深的悲哀!
我们得承认,如今的市场经济已经深入人心,市场经济是靠钱说话,难道学校要培养孩子从小就适应市场经济?这些年,我们也知道,教育部门一直在鼓吹“素质教育”,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除了让孩子们知道做个有钱人真好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看不出来,在这样的班规下,老师在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当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依靠经济处罚来维系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教育的苍白、教育的迷茫。“最牛班规”的出现,它把一种高尚的职业推向了庸俗的谷底,“教书育人”已经变成了“教书谋利”,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与悲哀!
“最牛班规”的出现,震慑孩子的唯一作用就是——培养孩子从小认识“金钱万能”的价值观。
于09/02/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