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商业Business |
人类对天文学的认识,依次经历了“地心说”、“日心说”和“万有引力”说这三个阶段。这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其实蕴含了非常深刻的人类认知模式。从自我中心,到依赖他人/他物,再到等价交换的博弈生存,其实是任何人都无法逃开的认知过程的铁律。
以谈恋爱为例:人类的初恋大多是“地心说”自我中心的,因为他/她没有任何相关的经验,所以只能凭借自身主观的猜测。这种不客观的恋爱大多以失败告终。人类第二个阶段的恋爱往往是“日心说”式的。由于吸取了“地心说”的经验教训,人类会把精力都放在另一半的身上,形成过度的依赖,甚至将对方视为宛如太阳中心般的存在。这种恋爱仍然是脆弱的,因为它仍然很主观,并且更容易导致两人之间的不均衡,往畸形的方向发展。这种恋爱通常失败率也很高。直到进入第三个“万有引力”的成熟阶段,双方都承认彼此的优点缺点,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实现比较持久的爱情或婚姻。与前二个阶段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这个阶段中男女双方是真正平等的,没有谁是话语权的核心,这种客观的交往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修成正果。
恋爱只是一个例子。这种三段式的人类认知规律,其实可以普遍地应用于各种领域。
比如现在很多人都热衷创业,向往成王败寇的热血激情。其实对于创业型的公司,同样会经历这三个认知阶段。在公司初创的“地心说”阶段中,创始人往往会按照自己创业的主观激情做事,盲目地左冲右突。在中国大陆,那些作坊式的小型工作室大多属于这一情况。这种情况的公司通常都是要碰钉子的,因为它会渐渐地发现这个世界并非按它所预期的运行,甚至这个世界有时还会对它的生存构成威胁。能否在这样的阶段让自己回归理性,是区分创业冲动与创业激情的一道关口。在经历了一些挫折、考验之后,这个创业公司侥幸存活下来,并终于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资源、客户、合作伙伴或商业模式。但这里就会紧接着面临第二个“日心说”阶段的问题,即这个公司很有可能对当时的某个资源、客户、合作伙伴或商业模式构成严重的依赖,并最终吊死在一棵树上。比如国内的很多SP企业,就是对电信运营商存在太多的依赖,以至于运营商稍微咳嗽一下,它们的股票就都会下跌。包括网络游戏行业看似春风得意的九城,其实它绝大多数的收入贡献都来自《魔兽世界》这单独一款产品,这也是分析师们最容易质疑它的一道软肋。“日心说”的阶段往往很长,以至于连这些大公司也不例外。但如果能成功地过渡到“万有引力”阶段,情况就会出现转机。著名的IT企业IBM,就是在其发展受阻时期果断地进行了由PC制造商到IT信息服务提供商的重要转型,后者让其摆脱了制造商的诸多瓶颈,并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万有引力”意味着一家成熟的公司真正能够做到与多元的产业进行融合,并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需求和变化。这种动态的博弈均衡,不但能给公司开拓很多新的市场领域,还能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让商业机会自动送上门,实现多方共赢。君不见中国移动近期积极从“移动通信专家”往“移动信息专家”转型,正是这“万有引力”尝试的一种。
通过对世界的不断认知,人类会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渺小。然而,发现自己的渺小,乃是人类变得更强大的基本前提。有些事情,如果迟早会发生,不如让它早发生,反而会得到更好的结局。其实我们所要做的,无非是将手里的球全部抛在空中,让它们互相撞击、彼此擦碰而已。如果出门就能看到浩瀚的大海,那又何必蹲在封闭的金鱼缸跟前苦苦凝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