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阅读·电影C.R.M |
一个朋友说她要找寄托,想去信教,但参加完教会的圣诞活动,看了讲福音的话剧表演后被吓到了,“不信上帝,即使行了再多善,还是不能上天堂啊~”
《举自尘土》讲的不是这样的cliche。也不是关于贫困的那些陈词滥调。有时候就是那种左右为难的处境,让人觉得熟悉;辨别不清的善恶才是正在经历的。 电影以信仰的名义重新思考一个人的困境,贫困、病患、弱小都不再是通往幸福的屏障。那些农村里的兄弟姐妹们自在的状态甚至让人羡慕。电影里人的困境是自 己。拔掉丈夫的氧气管,让自己活下去,让女儿上学?还是一家人在一次危机中集体覆没?小丽在一次次实践对十戒的阐释。这还不够讽刺。以至于有些烂人,可以 什么都占有,而善良的人说的话做的事变得可笑。电影里那个女儿盛悦每次说“感谢主”,在我看来,都是那么无望;最后盛悦在大烂人陈顺军面前说“感谢主”的 时候,整个影院的观众一起笑起来。原来人的善良纯真被放大以后也有这样的喜剧效果。难过起来。
PS.导演说的关于电影的话,居然都记不起来了。总之信仰绝不是欣赏《举自尘土》的屏障,电影讲的是人的故事。
附:《举自尘土》导演阐述(转载自“后窗看电影”)
关于《举自尘土》
D-BETA,102 分钟,中英文字幕,2007
第七封印电影作业坊出品
──中国有8千万基督徒。中国电影中,他们在哪里?
一、故事梗概
小丽是中国农村基督教会圣乐队的一员。丈夫得了矽肺奄奄一息在住院,9岁的女儿盛悦拖欠学费被退学。
小丽每天在教会排练婚礼进行曲,这天迎来了一对农民基督徒在教堂的婚礼。婚礼后,小丽像往常一样去医院,但这次是拉丈夫出院,放弃治疗。丈夫死于途中,小丽拉着丈夫的尸体回家。经过简单的追思礼拜,埋葬了丈夫。小丽把仅有的钱给盛悦交了学费。
母女俩在晚餐桌上唱起谢饭感恩的歌:
Thank you Jesus,
Thank you Jesus,
For the food,
For the food
……
二、导演阐述
1、影片和我
1997年家父的病逝,1999年我的婚礼,和2000年家父的3周年祭奠,是中国农村基督教给我生命的洗礼。
电影“一如你所见”。我想把自己经历的记录下来。
我想拍人的软弱。
这是一部平静的叙事长片。
像中国的怒江,江面如镜,内里石沙翻滚。
与此相反,影片拍摄的,是肉体的战栗,和灵魂的平安。
这就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民基督徒的生存状态。
每次面对这个主题,我都知道,感觉是次要的。
我只信任自己的感情。
2、叙事与纪录
用简单的故事去说复杂的东西,而不是相反。
这是我们创作《举自尘土》这部剧情片时,对于叙事的主要考虑。
我们有两条故事线索:
1、 小丽一家和中国农村基督教会;
2、 青年农民陈顺军在铁路可能经过的地方围墙圈地,打算索赔。
两条线索的联系,主要是陈顺军雇佣小丽的三轮车拉砖。
线索2可以为整部影片提供一个清楚的农民生态参照系。
我觉得这部剧情片起着相当强烈的纪录片功能,纪录当今中国农民的生活,以及中国农民基督徒的精神生活。
而故事是在其中自己浮现的。
3.关于角色
解放和解救,还有根本的不同。
摩西十诫明令不可杀人。小丽放弃给林哥治病,其实就是杀死了丈夫。
小丽日常的生活似乎一点没有被打乱,她几乎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做出一个行动而不是决定。她所有的内心思想层面的斗争都不为我们所知。
对于这个罪,她应该不是没有准备和思考。相反,她十分清楚!
她做出这个行动,不仅仅因生活所迫,更因为她对神的救恩有十足的信心!
新教,是关于救恩的宗教。没有过犯和罪是不可以被赦免的。这是耶稣上十架的意义所在。
无论我们对小丽抱以什么样的评价,这都不重要,对于她来说。
对于小丽,我只能说,我相信自己对她的情感判断。
审判是上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