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漏洞,不是穿帮的电影镜头,而是简单的历史常识。百出聊举一例:革离组织城市防御,选任吴奇隆扮演的平民武士“子团”率领全城弓箭手。梁王之子“梁适公子”贵族血统作怪,明着说子团射术不如自己不堪任用,实际是觉得子团一介草民没有资格担任将官。革离从中调和,引出一场“霹雳虎险胜公子哥”的射术表演戏。
春秋战国时代,平民政治高度发达,布衣书生凭一己之才一夜之间飞黄腾达的故事屡见不鲜,苏秦、张仪皆属此辈,因此提拔下级武士的情节并无问题,有问题的是人物的名字。
首先看“子团”这个名字,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贵族的名字前面可以有“子”字,比如孔子入楚时的楚国令尹子西,就是个担心被孔圣人夺了权的贵族。因此,平民吴奇隆是不可能叫“子团”的,叫“小团”还差不多。
再说“梁适公子”,这个说法有两个错误。一是“梁”不是姓,因为梁国未必姓梁,比如楚国国姓是“熊”,秦国的国姓是“嬴”。即使姓梁,也不能和名字连在一起。国姓好比欧洲贵族的家族徽章,是一种图腾象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姓氏,比如秦始皇就不能叫“嬴政”,而要叫“秦王政”。二是“适公子”这个说法有误。“适”是他的名字,“公子”是他的身份,在春秋战国时期,身份要放在名字之前,正确的名字写法是“公子适”而不是“适公子”。好比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在继位前叫“公子小白”,可不是“小白公子”,说得好想人家小白脸似的。
嗨,说来说去,就一句话,咱拍的是历史片,不是玄幻片,态度还得认真点不是。
(下一篇:找茬《墨攻》之 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