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信■飞信来了 by little3duo

(2006-08-10 15:26:14)
分类: 电信I.T
两年磨一剑,中国移动研发的即时通信工具“Fetion(飞信)”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这款旨在和新兴的网络虚拟运营商抢夺话音市场,防止电信运营商传统话音价值快速蒸发的软件,从研发初期就被寄予厚望。按照官方网站(www.fetion.com.cn)上的描述,客户可以通过Fetion使用手机和PC与对方进行语音聊天、信息交互和发送文件,客户端包括PC客户端、短信客户端、Wap客户端和手机软件客户端。

先来说说“飞信”这个名字。这是他的现用名,曾用名是“Femoo(飞讯)”(因知识产权问题被迫更名)。当然,不论是“飞信”还是“飞讯”,都没有本质的区别,作为这款即时通信工具的中文名称,从其被放在括号中就能看出这并不是官方主推的称谓。如同QQ msn 一样,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他的英文名称。

仅从语言学上看,Fetion和Femoo都是自造词,但前者不论发音还是转意,都要更胜一筹。Fetion发音清晰,且与Fasion(时尚)谐音,使人联想到时尚、探索、好玩等元素,有利于产品推广。而Femoo则不然,读法上究竟应该是英语系的[fi’mo],还是法语系的[‘f e:mu:],就颇费一番思考;而该词又容易让人想起“女性的”和“腿的”这两个词根,语义不伦不类,与时尚二字相差甚远。

上述是飞信名称的由来。关于产品研发的历程,笔者未曾参与其中,也就不便评述,想来也一定是几多辛苦几多汗水。每一个软件产品都是研发者的孩子,而对于这孩子的辛勤劳作的父亲,我们总还是怀有敬仰之情的。

当然,阐述飞信的前生今世并不是本文的重点,在这里想要探讨的,是如何在QQ msn已经比较普及的当下,推广一款全新的即时通信工具。总体而言,即时通信产业具有传统产业所不具备的多元性和兼容性,很多人的PC上都同时使用msn、QQ、泡泡等多种即时通信工具,具有重叠但不完全相同的好友群体,并有选择性的使用不同的特色功能。因此,市场竞争的着眼点不是“替代”而是“分流”,通过培养客户的使用粘性,分流话务量份额。这是价值竞争的关键所在。

竞争中,我们首先面临的是技术问题。仅从PC端操作界面看,相比msn和QQ,飞信在时尚性、易用性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即时通信工具作为一种体验性很强的软件产品,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客户眼球是客户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对于竞争中的新进入者又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飞信还有待完善。此外,在功能整合上,飞信也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相比msn和QQ,飞信的最大卖点和优势是对话音业务,以及短信、彩铃等中国移动数据业务的无缝绑定和平滑链接。这些优势前者并不具备,或不完备,但他们仍然有自己的长处:msn的博客空间,QQ的Q币和社区也办得如火如荼,而这些,恰恰是飞信所不具备的。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在一个快速模仿、融合发展的时代,这样或那样的技术问题都将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我们所面对的真正困难,是如何转变人们对即时通信工具的观念问题,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即时通信工具不仅仅是聊天工具,而是非常重要的实用、便捷、有效的人际沟通工具。

这一点在外企和民企中已经取得了一定共识,很多企业都对即时通信工具持开放态度,并积极鼓励员工使用。讲一个真实的案例。笔者的朋友在一家外资电信企业工作,公司要求每位员工上班时间必须使用msn,并且加入公司的管理群组,公司内部的日常管理和任务下达主要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实现。某日,朋友上班后因故没有及时登陆msn,老板马上打来电话询问其是否迟到,原来老板已经习惯根据msn的上线提示判断员工的到岗情况。

反观移动公司内部,对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仍然处于尚待普及的初级阶段。据笔者观察,在不常使用此类软件的人群中,主要存在着“不会用”、“不想用”和“不敢用”三种观点。所谓不会用,就是对即时通信工具闻所未闻,或者听说过,但缺乏有效的客户体验,也就无法意识到即时通信工具对人际沟通的重要性。所谓不想用,就是在明知即时通信工具存在的情况下,不习惯使用,甚至不赞成使用。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非完全意识不到即时通信工具对于沟通的辅助作用,只是在他们看来,这更像是一件聊天工具,而非沟通工具,或者说娱乐性大于实用性。因此,反对的理由也主要集中在“鼓励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将有碍于正常的工作秩序,衍生不务正业的不良风气”。所谓不敢用,是指那些即时通信工具的习惯使用者,碍于上级的喜好和公司的整体氛围,不得不尽量避免使用即时通信工具,或在使用时有意回避他人的注意。

纵观上述三条,“不会用”并不是难题,只要适当的加以宣传和培训,是很容易解决的。真正的问题在于“不想用”和“不敢用”,而这两者往往又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只要领导“不想用”,员工就必然“不敢用”,公司内部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看待即时通信工具的良性氛围。因此,彻底转变对即时通信工具的固有观念,需要自上而下的努力,我们有必要再次强调,即时通信工具不仅仅是聊天工具,而是人际沟通工具。而我们也只有真正尊重、喜爱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才可能说服客户尊重、喜爱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当然,笔者也不反对在上班时间对过度使用即时聊天工具加以限制,但主要应该通过疏导而非禁止。一味禁止,甚至对员工聊天内容进行监控,只能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畸形发展,人们可以借助于其他辅助工具。msn、QQ都有“老板键”,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人业余开发出一款针对飞信的外挂隐藏软件。

令人欣慰的是,公司已经着手在中层领导团队中进行飞信使用培训,并且明确传达出了鼓励使用,甚至是强制使用的信号。接受新兴事物往往存在阵痛,但阵痛过后,伴随观念的转变,我们将看到一种更加和谐、自由、现代的工作氛围在公司内部孕育发展,当然,这也是公司建设国际一流通信企业的必经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