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摄影Photography |
再谈手机摄影
By Leeforce
虽然如今数码相机在中国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普及,但是绝大多数人也只是偶尔拿它用来记录生活的片断,而并非每天都去从事视觉的创作。相机的好处在于它是一部专门用来拍照的机器,而相机不好的地方也在于它仅仅是一部专门用来拍照的机器。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永远都是少数人,而绝大多数的社会主流人群都不可能天天揣一部相机在口袋里上街。这样就使得摄影变成一种极少数人的艺术和普通大众偶尔的娱乐。而摄影如果要在规模上得到更大发展的话,就必须变成一种普通大众都可以经常性无障碍使用的新型媒介。
传统的摄影总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我只有抱着“想要摄影”的强烈目的,才会带着相机出门。这种模式一方面会让摄影行为本身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干扰,一方面也会让摄影者错失很多很好的摄影机会——假如我路上碰到一个特别经典的场景却正好没带相机怎么办?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的玩笑中经常会做出模仿拍照的手势,这其实都是极好的摄影机会,而这些机会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因为相机的“不在场”而被错过。
现在,随着拍照手机的迅速普及,摄影的定义将被改写。今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逾四亿,而市面上销售的主流手机几乎都已经把百万像素的拍照功能作为一种标准配置。用手机拍照,不仅成为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形式,而且也是一片随时可能被引爆的巨大市场空间。
我之所以说摄影的定义将被手机改写,是因为手机摄影的行为本身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摄影的既有模式。与传统摄影背后的强烈目的性不同,手机摄影是一种“反应式”的行为——我用手机玩摄影,不是因为我“想要拍什么”,而是因为我正好“遇到了什么”。拍照手机所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摄像头,而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创作的状态。我们不需要去配置很多复杂的器材,我们也不需要规划很多摄影的方案,我们只需要留心观察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并予以记录即可——而真正的精彩之处,往往也就是存在于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瞬间。
同时,手机终端的高度普及化也使得手机摄影的用户基础要远远超过传统摄影。我们的科技总是在使一些原本阳春白雪的东西变得平民化、草根化,而拍照手机也恰恰使得摄影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变得平民化、草根化,变成人人都可以把玩的娱乐,再也没有神秘感。
当然,手机摄影要真正成气候还是有待时日的。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手机摄影至少还存在以下一些弱项:
一是主流拍照手机的分辨率还远远没有达到入门级数码相机的水准。虽然国外厂商已经推出了一些高达500万以上像素的高端手机,但目前的市场主流还仍然是以100万像素为主。
二是拍照手机普遍对光线的处理不够好。大多数拍照手机都很难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进行摄影活动,即使用软件实现一些诸如夜光模式的优化,效果也仍然不理想。
三是大多数的拍照手机在焦距的控制方面表现都较差。一般情况都是提供4级左右的焦距供调节,但效果远远不如宣传材料里描述的那样理想。
也正是因为这些弊端,我目前的手机摄影作品大都经过电脑软件的处理,才能以比较悦目的形象展示出来。
当然,虽然手机摄影还存在很多硬伤,但是仍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新的摄影流派。而且随着科技产品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问题都会在未来的几年内得到解决,届时手机摄影必将得到飞速的促进,并且一定会对传统的摄影模式造成不小的冲击。让我们拭目以待吧。